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706教育学专业综合之教育研究方法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一般来说,中学的中国历史课本是( )。

A. 零次文献

B. —次文献

C. 二次文献

D. 三次文献

【答案】B

【解析】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但它贮存分散,不够系统。

2. 区别科学方法与非科学方法最主要的特性是( )。

A. 预见性

B. 精确性

C. 客观性

D. 系统性

【答案】C

【解析】方法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其中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客观性问题。

3. 教育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

A. 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

B. 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C. 为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D. 为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

【答案】C

【解析】有了教育的科学,才会有科学的教育。教育要现代化,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就必须通过教育研究,在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结构体系、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教育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有:①通过教育科学研究,转变教育观念;②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径、手段,并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

4. 在非结构参与式观察研究中,最适宜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

A. 事件取样记录法

B. 日记描述记录法

C. 时间取样记录法

D. 行为检核记录法

【答案】B

【解析】在非结构参与式观察研究中,观察者深入到观察的客体中去,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参加其中的活动,使该集体中的人们把他视作集体的一员,以相应的态度对待他。观察者便利用这种有利的条件观察课题的深层结构及其关系,了解有价值的资料。同时,观察者对研究问题的范围目标采取弹性态度,观察内容项目与观察步骤不预先确定,亦无具体记录要求的非控制性观察。因此,最适宜的记录方式应该是日记描述记录法。

5. 对定性分析可靠性的检验表现为( )。

A. 分析结果的信度、效度与客观性

B. 分析结果的信度、效度以及主观与客观的实际

C. 分析结果的精确度、客观性

D. 分析结果的信度、客观性

【答案】A

【解析】定性分析的可靠性主要表现为分析结果的信度、效度与客观性。三者中首先是客观性。教育研究中由于研究者本人的参与,搜集资料又不易客观,因此进行定性分析时要保证客观性是很难的,但它又非常重要,没有一定的客观性也就不会有好的效度和信度。

6. 以教育理论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是( )。

A. 实验报告

B. 学术专著

C. 观察报告

D. 调查报告

【答案】A

【解析】实验研究报告是对整个教育实验研究的全面总结。通过闭读实验报告,使人们对该实验有全面系统了解,为他们评判、接受或应用这一实验研究成果提供依据。因此实验研究报告的撰写对该实验的总结与推广起着重要作用。

7. 为了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最重要的工作是( )。

A. 选题

B. 写出论证报告

C. 文献检索

D. 制定课题计划

【答案】C

【解析】文献资料提供科学研究的有关信息,使研究者充分占有材料,从而避免重做前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重复前人已经提出的正确观点,甚至重犯前人已经犯过的错误。

8. 英国学者认为教育比较研究方法分为( )。

A. 经验范倒法、历史和解释法

B. 同类比较研究、异类比较研究

C. 纵向比较研究、横向比较研究

D. 定性分析比较、定量分析比较

【答案】A

【解析】英国学者把它归纳为经验范倒法、历史和解释法;我国学者们一般将教育比较研究法分为以下三类:根据事物之间存在差异性和同一性分为同类比较研究与异类比较研究;根据比较对象历史发展和相互联系分为纵向比较研究、横向比较研究;根据所有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的观点可以分为定性分析比较与定量分析比较。

9. 下列不属于访谈调查特点的是( )。

A. 灵活性强

B. 调查具有匿名性

C. 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

D. 可以使用复杂的访谈提纲

【答案】B

【解析】非常容易和方便可行,引导深入交谈可获得可靠有效的资料;团体访谈,不仅节省时间,而且与会者可放松心情,作较周密的思考后回答问题,相互启发影响,有利于促进问题的深入而不受书面的语言文字的局限;访谈提纲是在访谈前已经完善的,因此准备比较充分。

10.要保证可比性必须做到( )。

A. 比较的标准要统一

B. 比较的主观条件要一致

C. 比较的范围、项目要一致

D. 比较的客观条件要相同

【答案】B

【解析】可比性是指比较对象之间的现实性必须属于同一范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并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和评价。保证可比性必须做到:①比较的标准要统一;②比较的范围、项目要一致;③比较的客观条件要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