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J217现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平分阴阳

【答案】平分阴阳是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学中的一个术语。指中古的平声调类字,根据声母的清浊分派入阴平、阳平两个调类。平分阴阳是中古汉语发展到近代汉语的过程中,在声调方面的三个主要变化之一。比如说现代汉语中的阴平“诗、超”和阳平“时、人”在古代都属于平声。

2. 合体字

【答案】合体字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合体字有两种,一种是从组合的两个成分上来显示字义,如“伐”字从人从戈,表示以戈伐人。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会意字。另外一种是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一个字表示义类,一个字表示字音,如“河”为水名,从水可声。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形声字。

3. 直接成分分析法

【答案】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是分析短语和句子的方法,它来源于国外结构主义语法学派。分析时尽量切分出两个直接组成成分,即一分为二,所以又称“二分法”。遇到不能二分的兼语短语、连谓短语和多项的联合短语,就只能多分。这种分析法最能反映出短语和句子内部的组合层次,因而又把这种析句法称为“层次分析法”。析句法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切分,二是定性。切出的成分必须是有语法关系而又合原意的语法单位。

4. 派生词

【答案】派生词是指由词根和词缀构成的词语,即附加式合成词。词缀在词根前称为前缀,

,,词缀在词根后称为后缀。例如汉语“第一”“第二”中的“第”“老张,“老三”中的“老”就是

前缀,英语的“read-er" (读者)、"voice-less" (无声的)、works (工作,单数第三人称)中的“一er" “一less" “一s ”等都是后缀。这些词都是由派生法构成的词,属于派生词。

5. 语法性质

【答案】语法性质是指与语音、词汇相比所具有的特征,相当于“语法功能”。语法具有更明显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抽象性是指语法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稳固性是指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要缓慢得多。民族性是指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

6. 元音

【答案】元音是指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如a , o , e , i , u 等。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声带颤动。元音的发音特点是:

①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震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

②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

③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每个元音的音质取决于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

7. 互补

【答案】互补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两种重要关系,是考察一个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的根据。如果两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互相补充,这称作“互补关系”。音素在一个语言中的互补关系主要体现为组合条件的不同,特别是音节中的语音组合条件。互补的音素,如汉语的[a]语的[P]

个语音单位来使用,语音的互补关系是具体语言中归纳音位的重要原则之一。

,英,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如果彼此语音相似,它们就会被语言社会当做同一

二、简答题

8. 试就下面一组词进行义素分析。

伯伯 叔叔 姑姑

【答案】伯伯:[父系血亲] [+长辈] [+男性] [+长于父〕

叔叔:[父系血亲] [+长辈] [+男性] [一长于父]

姑姑:[父系血亲] [+长辈] [-男性] [

9. 给下列各词分别归类。

①热爱、可爱 ②答案、答应

③战争、作战 ④非常、平常

⑤青年、年轻 ⑥坚决、决心

【答案】①热爱(动词)、可爱(形容词)

②答案(名词)、答应(动词)

③战争(名词)、作战(动词)

④非常(副词)、平常(形容词)

⑤青年(名词)、年轻(形容词)

⑥坚决(形容词)、决心(名词)

长于父]

10.比较下面两例的原文和改文,从音节方面谈谈为什么修改。

①原文: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批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筛下时,将绳一拉,便罩住了。

改文: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砒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筛子底下的时候,将绳一拉,便罩住了。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原诗:他要和你算账,

不要你的银洋;

要交的朋友,

也不是朱桂棠。

改诗:他来和你算账,

不是要你银洋,

他要交的朋友,

不是你这条狼。

(田间《赶车传》)

,是三个书面色彩的单音节词,读时音节短促,语气急速,不【答案】①原文中的“筛下时”

,是三个口语色彩的双音节词,读时音节和谐匀很适应上下文的要求。改文为“筛子底下的时候”

称,自然顺口,语气舒缓,适应语言环境的需要。

②这首诗改了几个地方,就音节而言,改诗比原诗整齐匀称,第三句增加了一个音节,使每句都是六个音节。

11.指出下列句子的错误并加以改正,是方言的句子要指出何处不合和为什么不合普通话语法规范。

①眼看离考试没几天了,恨不得不吃饭,不睡觉,把二十四小时都扑在学习上。

②大家先把这个问题考虑,以后抽时间研究。

③我们不应指责别人而辩护自己。

④不坚固的房子被地震倒塌了。

⑤这时,高蓓的心脏跳动被停止了,血液循坏的总枢纽被阻断了。

⑥老雷在旧社会受尽了剥削和压迫,剥夺了上学读书的权利,直到解放后才识几个字。 ⑦作者把要求改正文章中某些错误的信件,没有寄给编辑部,而寄给某同志。

⑧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法制观念,己成为当务之急。

⑨你有收到我的信吗? 或:你有没有收到我的信?

⑩这个人高过那个人。或:这个人强似那个人。

11○你讲少两句好不好? 或:你讲先。

12○你去学校不(唔)去?

13○我给(界、拨)一本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