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808新闻传播学综合二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3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记者在发现典型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记者在发现典型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要识别真伪
识别真伪,是指识别真先进还是假先进。提出这个问题,是鉴于历史的经验教训。过去曾出现过把假先进当作真先进来宣传报道的错误。把假先进当作真先进来宣传报道,在新闻媒体对先进人物的报道中虽然只占极少数,但造成的影响却很坏,对先进人物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2)要考虑典型性
对先进人物,并非每一个都必须登报,必须广播,必须上电视。表彰先进人物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上新闻媒介的,应是那些最具典型性的先进人物。为此,记者要在众多先进人物中反复比较,进行选择。要挑选那些事迹最具典型性、思想最富教育意义,又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人物。
(3)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其实,典型性也应该包括针对性,越典型的事物理应针对性越强,实践证明,先进人物事迹的针对性越强,在群众中引起的反响就越大。
(4)推出全国性的重大先进典型,在一个时期内还要适度
经验证明,过少,不能发挥榜样的作用; 过多,又难于消化,会削弱榜样的作用。适度虽小属记者掌握的问题,但对记者而言也有思考意义。
2. 怎样理解增强新闻通俗化的时代意义?
【答案】看似枯燥乏味的新闻报道,若能设法运用妥帖的比喻和形象化、拟人化的描述,结合通俗化的解释,是能令广大受众接受并喜爱的。
(1)经济新闻通俗化
通俗是搞好经济报道最关键的一环,经济报道采访写作中的一个集中难点是:技术性术语多、数字多、专业性问题多,统称“三多”。记者采写时若是陷入这“三多”,经济报道就枯燥乏味,令人看(听)不懂,要使经济报道雅俗共赏,就必须通过形象比喻、解释说明、数字换算或穿插人物活动与具体场景将经济新闻报道通俗化。
(2)科技新闻通俗化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