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单选题
1. 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
A. 晏阳初
B. 梁漱溟
C. 黄炎培
D. 陶行知
【答案】B
2. 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23.3%。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观点,我国高等教育处于( )
A. 精英化阶段
B. 大众化阶段
C. 普及化阶段
D. 全民化阶段
【答案】B
【解析】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美国学者提出的衡量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和水平的一个概念。1970年和1971年,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马丁·特罗教授在《从大众向普及高等教育的转变》和《高等教育的扩张与转化》中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当一个国家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率在巧%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 15%^'S0%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 50%以上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
3. “学会如何学习”的实质是( )
A. 学会在适当条件下使用适当策略
B. 掌握科学概念与原理
C. 掌握大量言语信息
D. 形成学习兴趣
【答案】A
【解析】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有目的有计划的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方案,它是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方式方法和调控技能的综合。“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要求学生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或者学习策略进行学习。
4. 提出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是哪个学派? ( )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答案】C
5. 20世纪20年代,苏联普通学校“综合教学大纲”取消了学科界限,将全部知识按综合形式加以排列,其中心是( )。
A. 活动
B. 自然
C. 社会
D. 劳动
【答案】D
【解析】此题是对苏联20世纪20年代教学改革实验的考查。按照1921~1925年间所实施的
,传统学校中的学科界限被打破,学生学习的知识按照自然、劳动和《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
社会三个方面的综合形式加以排列,并以劳动为中心。
6. 在教育文献检索中,题录、书目、索引、提要等属于文献等级中的( )
A. 零次文献
B. 一次文献
C. 二次文献
D. 三次文献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文献等级的掌握情况。教育文献的等级主要分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一次文献是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一般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 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 三次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基础上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一般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对教育文献的理解程度。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 )
A. 内部动机
B. 外部动机
C. 社会交往动机
D. 自我提高动机
【答案】A
【解析】此题是对学习动机的分类的考查。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内驱力成分,可分为认知动机、自我提高动机和社会交往动机。其中,社会交往动机和自我提高动机属于外部动机,认知动机属于内部动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的是学生的好学和乐学等认知动机。另外,学习动机还可以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来分成:近景的直接动机和远景的间接动机; 第三种,就是奥苏贝尔将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因自己的学业而获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
8. 颜元主持的漳南书院性质上属于( )
A. 理学书院
B. 实学书院
C. 制艺书院
D. 考据书院
【答案】B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对颜元教育思想的掌握和对漳南书院的掌握。颜元和黄宗羲是在程朱理学之后,对程朱理学进行批判的教育家。对他的思想有了解,就肯定可以立刻排除A}颜元主张教育要培养实用的人才,而且他的书院分为六斋,分别是文事斋,武备斋,经史斋,艺能斋,理学斋,帖括斋。其中,理学斋和帖括斋学习程朱理学和八股文,其他四斋都是属于实学的内容,而且即使学习程朱理学和八股文也是作为反面来学习的,所以,整个书院的性质就是实学书院。
9.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附属内驱力在学校表现最突出、易见的时期是( )
A. 小学低年级
B. 小学中年级
C. 小学高年级
D. 初中
【答案】A
【解析】附属内驱力是指为了保持长者们(如教师、家长)或集体的赞许或认可,表现出要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这种动机特征在年幼儿童的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表现为追求良好的学习成绩,目的就是要得到赞扬和认可。
10.中国近代最早以半工半读形式有计划地培养生产和技术骨干的学校是( )。
A. 福建船政学堂
B. 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
C. 北洋大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