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应激对焦虑心理大鼠相关生化指标与运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关键词:慢性不可预知心理应激,焦虑模型,有氧运动,自由基,神经递质,焦虑症

  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知心理应激刺激对大鼠运动能力影响的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方法:采用2月龄健康SD雄性大鼠40只,体重180~220g,购自陕西中医研究所实验动物饲养中心。将大鼠随机分为慢性不可预知心理应激刺激的模型组和不给任何刺激安静对照组。国家标准啮齿类动物干燥饲料喂养(实验动物及饲料均由西安中医研究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常规分笼饲养,自由饮食,自然光照,动物实验室温度18℃~23℃,湿度40﹪~60﹪,利用敞箱实验(open-field test)进行行为学评分,敞箱实验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总分低于30分和高于120分的动物予以剔除,本实验剔除8只。实验前一周为适应期,所有动物自由饮食。
实验大鼠造模期间,在适应喂养7d后进行焦虑心理应激实验,模型组单笼饲养。应激期间将8种不同刺激方式(捆尾悬挂实验、群体接触实验、天敌应激实验、禁水、禁食、24h光照、24h黑暗、倾斜)随机安排在21d,每种刺激出现2~3次,每种刺激不规律出现,使动物不能预料刺激的发生,安静对照组不予任何刺激,上述各组处理均至21d,期间进行敞箱实验并测试体重、饮食量。刺激21d后,敞箱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检测大鼠是否处于明显的焦虑状态。在实验结束时各组力竭大鼠一次性力竭,记录运动时间,断头处死。分别测定了心、肝、脑、肾、股四头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反映自由基防御系统的指标;同时还测定了肌酸激酶(CK)、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肌酐(Cr)、血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5-羟色胺(5-HT)、多巴胺(DA)、γ-氨基丁酸(GABA)等指标。
结论:(1)经过21d慢性不可预知的焦虑心理应激刺激,与安静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饮食量明显降低,体重增长缓慢,敞箱实验和高价十字迷宫实验证实,大鼠探究性显著下降,从行为学说明焦虑造模成功。
(2)经过21d慢性不可预知的焦虑心理应激刺激,与安静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液中NO的含量、NOS酶的活性明显低于安静对照组,模型组5-HT、DA含量明显高于安静对照组,而GABA的含量却明显低于安静对照组,从生物学上说明焦虑模型建立成功。
(3)与安静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T-AOC的总抗氧化能力减弱,抗氧剂SOD酶、CAT酶的抗氧化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体内自由基增多,细胞膜的损伤。表明模型组大鼠有氧运动能力降低。
(4)与安静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Hb、Cr的含量明显降低,而BUN的含量却明显升高,说明模型组的氧运输能力降低,机体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体内的酸性物质增加,大鼠骨骼肌的机能降低,使大鼠机体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差,最终导致运动能力下降。
(5)模型组GOT、GPT活性及CK含量的影响,表明慢性不预知心理应激刺激对机体肝脏、心脏、大脑、骨骼肌的细胞造成损伤,降低焦虑模型组大鼠的有氧运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