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新世纪伊始,为适应新时代对基础教育领域的新要求,各国纷纷开展了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我国也不例外,从2001年秋季开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陆续在实验区如火如荼地展开。而生物学科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门基础课,虽然几乎历年开设,却由于长期以来各方重视程度严重不足,故而在该方面的研究仍显得十分有限。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现并筛选出对提高高中生生物学业成绩普遍有益的各种学习行为,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并将这些行为有效地加以推广。
该研究主要是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个别访谈、行为观察等研究方法分别在生物学业优秀学生和学业一般学生中开展,并对不同性质学生的学习行为一一进行比较。其中,问卷调查是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分别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及态度、学习习惯及现状、学习心理心态和有效学习方法这四个主要方面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个别访谈是依据访谈对象的不同,分别设置访谈提纲后进行访谈;行为观察则主要是从观察对象课内外的行为表现入手进行研究。本次研究的对象主要来自陕西省境内不同地区不同性质中学的高一、高二学生,此外,还涉及到相关教师和部分学生家长,因而其研究结果拥有较强的可信度和效度,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经研究发现,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一定的学习时间、科学的预习复习、集中的听课注意力、有效记录课堂笔记、积极参与的学习意识、强烈的学习自信心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高中生生物学业成绩有裨益。当然,影响学生生物学业成绩的因素可能仍有很多,还有待后续研究证实。
同时,这次研究的结果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工作都带来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启示。具体而言,研究告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形成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把握学习时间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大胆发言参与课堂学习等等;对于想要提高自身生物学业成绩的学生,也要注意从上述方面着手改进自己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