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跨专业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通假字

【答案】通假字是指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的语言现象。它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汉字是由象形、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但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象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蚤”与“早”;如“当”与“倘”。通假字本质上不属于错字或别字,它是正常的文言现象,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2. 《说文解字》

【答案】《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著的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它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1163个。每个字都是先列小篆形体,然后进行解说,先释字义,后说形体结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系统的阐述了“六书”理论,并首次提出540部首,将9353个字归入这些部首,为后世的部首检字法的发展提供了很大便利。

同时,《说文解字》也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它创立了汉民族风格的语言学一一文献语言学,也是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对传统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巨大影响,后世所说的文字、音韵、训话之字,大体不出《说文》所涉及的范围。《说文解字》完整而系统地保存了小篆和部分糟文,是国人认识更古文字一一甲骨文和金文的桥梁; 同时它的训解更是国人注释古书、整理古籍的重要依据。因此《说文解字》在今天仍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3. 《康熙字典》

【答案】《康熙字典》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汉语辞典。由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及文渊阁大学十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担任主编,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康熙字典》以二百一十四个部首分类,并注有反切注音、出处、及参考等,差不多把每一个字的不同音切和不同意义都列举进去,是古代汉语的学习者必备的工具书。

4. 古白话

【答案】古白话是唐宋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书面语。如唐代的变文,敦煌通俗文学作品,宋人话本,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等都是古白话的代表。古白话虽说是白话文,但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白话文,一般都是以口头语为基础而夹杂一些文言成分。即使是口语,由于区域性和时代性的差异,今天读起来也不那么容易,因此称之为“古白话”。

5. 甲骨文

【答案】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殷商时期人们崇尚占卜,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文字。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6. 旁轉

【答案】旁转是音韵学术语。古音中阴声和阴声,阳声和阳声、入声和入声之间的相互转变。如“斯”从“其”声,“其”在支部,“斯”在支部,二者都是阴声韵,是旁转。旁转的现象在古音的押韵、谐声、通假、注音等材料中很普遍。现代学者认为构成旁转的字音主要元音应是相近的,韵尾一般相同。一些古音学家所说的阴声韵也包括入声韵在内,所以阴声与阴声的旁转,有时也包括阴声与入声的相转。

二、翻译题

7. 齐侯曰:“余姑灭此而朝食! ”不介马而驰之。

【答案】齐侯说:“我姑且消灭晋军了再吃早饭! ”不给马披甲就驱车进击晋军。

8. 为下面两段古文注出标点,并翻译。

(1)《孟子·离娄下》选段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科,坎也。)

(2)《礼记·中庸》选段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矫,强貌也。)

【答案】(1)《孟子·离娄下》选段

①标点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 ’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②译文

徐子说:“孔子屡次称赞水,他说:‘水呀,水呀! ’对于水,孔子取哪一点呢? ”孟子说:“源头里的泉水滚滚涌出,日夜不停,注满洼坑后继续前进,最后流入大海。有本源的事物都是这样,孔子就取它这一点罢了。如果没有本源,像七八月间的雨水那样,下得很集中,大小沟渠都积满了水,但它们的干涸却只要很短的时间。所以,声望超过了实际情况,君子认为是可耻的。”

(2)《礼记·中庸》选段

①标点

子路问强。子日:“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②译文

子路问什么叫强。孔子说:“南方的强呢? 北方的强呢? 或是你的强呢? 宽容柔和来教人,不报复蛮横无礼的,南方的强啊,君子具有它。枕着兵器盔甲,死而不足,北方的强啊,却是强健的具有它。所以君子温和而不随俗流,强劲啊! 中立而不偏倚,强劲啊! 国家治平,不变志向,强劲啊! 国家昏乱,到死不变,强劲啊! ”

9. 标点并翻译。

后稷教民稼穡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农逸居而无教则近於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答案】(1)标点

后稷教民稼墙,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农、逸居而无教,则近於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

(2)翻译

后翟知道百姓做农事,种植谷物,谷物成熟了,老百姓便得以生存、繁衍。人之所以为人,除了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逸,但不进行教育,就和禽兽差不多。圣人又为此担忧了,便派契做司徒(主管教育),用关于人与人相处关系的大道理和行为准则来教导人民:父子之间有骨肉亲情,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妇之间相亲相爱而又有内外之别,老幼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放勋说:‘慰劳人民,使民归附,纠正百姓,使民正直,帮助并保护百姓,使他们自得其善性。又接着救济、施恩惠于他们。’圣人是这样地为民忧虑,还能有闲暇耕作吗? ”

10.请为下面的短文打标点,并翻译为现代汉语。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愍王时单为临菑市掾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齐愍王出奔己而保莒城燕师长驱平齐而田单走平安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已而燕军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以轊折车败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东保即墨燕既尽降齐城唯独莒即墨不下燕军闻齐王在莒并军攻之淖齿既杀愍王于莒因坚守距燕军数年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曰平安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全习兵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有隙人所惧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