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内蒙古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816计算机综合之数据结构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若X 是后序线索二叉树中的叶结点, 且X 存在左兄弟结点Y , 则X 的右线索指向的是 ( )

A.X 的父结点

B. 以Y 为根的子树的最左下结点

C.X 的左兄弟结点Y

D. 以Y 为根的子树的最右下结点

【答案】A

【解析】根据后续线索二叉树的定义, X 结点为叶子结点且有左兄弟, 那么这个结点为右孩子结点, 利用后续遍历的方式可知X 结点的后继是其父结点, 即其右线索指向的是父结点。

2. 对任意一棵树,设它有n 个结点,这n 个结点的度数之和为( )。

A.n

B.n ﹣2

C.n ﹣1

D.n +1

【答案】c

【解析】每个结点(除根节点外) 都是一个分支,即所有结点的度数之和等于分支个数等于总的结点数减一,即n ﹣1。

3. 下面关于哈希(Hash,杂凑) 查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哈希函数构造的越复杂越好,因为这样随机性好,冲突小

B. 除留余数法是所有哈希函数中最好的

C. 不存在特别好与坏的哈希函数,要视情况而定

D. 若需在哈希表中删去一个元素,不管用何种方法解决冲突都只要简单地将该元素删去即可

【答案】C

【解析】若数据结构中存在关键字和K 值相等的记录,则必定在f(K)的存储位置上,由此,不需要进行比较便可直接取得所查记录。在此,称这个对应关系f 为哈希(Hash)函数,哈希函数的选择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4. 设与某资源相关联的信号量初值为3,当前为1,若M 表示该资源的可用个数,N 表示等待该资源的进程数,则M ,N 分别是( ).

A.0、1

B.1、0

C.1、2

D.2、0

【答案】B

【解析】信号量初值是3表示资源数有3个,当前为1表示已经用掉2个,剩余可用的资源数就只有1个了,由于资源有剩余,可见没有其他进程等待使用该资源,故进程数为0.

5. 稀疏矩阵一般的压缩存储方法有两种,即( )。

A. 二维数组和三维数组

B. 三元组和散列

C. 三元组和十字链表

D. 散列和十字链表

【答案】C

【解析】稀疏矩阵一般的压缩方法为三元组表和十字链表。三元组表就是将非零元素及其对应的行和列构成一个三元组(行标,列标,值) 。十字链表相比三元组表而言,主要是对每个结点增加了两个链域。如果数组经常运算时,会产生大量数据元素的移动,此时,采用链表存储结构更为恰当。

6. 若磁盘转速为7200转/分, 平均寻道时间为8ms , 每个磁道包含1000个扇区, 则访问一个扇区的平均存取时间大约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磁盘的平均寻址时间包括平均寻道时间和平均等待时间。平均寻道时间为8ms , 平均等待时间与磁盘转速有关, 为

磁盘的存取一个扇区的时间为

因此总的时间为:

7. 当系统发生抖动(thrashing)时, 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Ⅰ. 撤销部分进程

Ⅱ. 增加磁盘交换区的容量

Ⅲ. 提高用户进程的优先级

A. 仅Ⅰ

B. 仅Ⅱ

C. 仅Ⅲ

D. 仅Ⅰ、Ⅱ

【答案】A

【解析】“抖动”现象是指刚刚被换出的页很快又要被访问, 为此, 又要换出其他页, 而该页又很快被访问, 必须换入, 如此频繁地置换页面, 以致操作系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页面置换上, 引起系统性能下降甚至崩溃。引起系统抖动现象的原因是对换的信息量过大, 内存容量不足, 置换算法选择不当。所以解决的办法就是降低交换页面数量, 加大内存容量, 改变置换选择算法。但是降低交换页面数量和改变置换选择算法对于一个应用系统来讲是不可能的, 只能增加内存容量。增加内存容量可以是直接添加物理内存(大型计算机都可以在不关机的情况下增加物理内存条) , 或者, 降低进程数量, 相对地增加内存。而增加交换区容量并不能解决物理内存不足的问题, 提高用户进程的优先级会使系统的状态更加恶化。

8. 在一棵具有15个关键字的4阶B 树中, 含关键字的结点数最多是( )

A.5 B.6 C.10 D.15

【答案】D

【解析】M 阶B 树非根结点含关键字个数

键字, 一共有15个关键字那么最多有15个含有关键字的结点

9. 以下数据结构中,( )是非线性数据结构。

A. 树

B. 字符串

C. 队

D. 栈

【答案】A

【解析】非线性结构是指存在一对多或者多对一的关系。常见的非线性结构有树结构和图结构。

。 4阶B 树非根结点含关键字1~3个, 所以要使关键字结点数量最多, 那么每个结点只有一个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