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4
● 摘要
一、词语解释
1. 媒介融合
【答案】“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 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原意是指各种媒介旱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概念应该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概念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夕,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微博等; 而广义的“媒介融合”则范围广阔,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换言之,“媒介融合”是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媒体融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一种媒介发展的理念,是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的基础上的传统媒体的有机整合,这种整合体现在两个方面:技术的融合和经营方式的融合。
2. “白虹贯日”事件
【答案】“白虹贯日”事件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言论贾祸事件,发生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于1918年1月派军舰闯入海参威; 同年8月2日,日本政府向西伯利亚出兵七万多人。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鼓舞的日本人民掀起了要求“不干涉俄国”、“立即撤军”的群众示威活动,再加上日本当时正爆发“米骚动”,国民的反战运动如火如茶地展开。在此期间,日本报界普遍表示‘旧本出兵西伯利亚没有明确理由”。为此,先后有56家报纸被寺内正毅内阁勒令停刊。同时,内阁还禁止报纸报道有关“米骚动”的任何消息。寺内正毅的镇压措施,引起报界的强烈不满。1918年8月25日,全国84家报社的新闻记者代表在大阪召开了“关西记者大会”,会议形成决议:要求寺内正毅内阁立即总辞职; 要求言论自由; 拥护确立宪政等。报道这次记者大会情况的《大阪朝日新闻》在提及此事时,使用了“白虹贯日”一语,政府当局以“这一消息是暗示革命”为理由起诉该报。结果,登载这一消息的当天报纸被禁止发售; 发行人兼编辑山口信雄和撰写这条新闻的记者大西利夫被判刑两个月; 社长村山龙平被迫辞职; 包括总编辑在内的许多编辑人员都被迫退出报社。
第 1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