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扬州大学060数字媒体艺术综合之艺术设计概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青铜时代

【答案】使用青铜材料制作工具、武器的时代被称作“青铜时代”。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形成,经夏、商、周二代,大约经过15个世纪,其特点是:

(1)大量使用青铜生产工具、兵器和青铜礼器;

(2)在进入青铜时代前有个漫长的技术积累期。

2. 科学思维

【答案】科学思维,也即逻辑思维,它是锁链式的、环环相扣、递进式的思维方式,“是一步步推下去的,是线型的,或者又分叉,是枝叉形的”。从根本上,科学思维是分析性的,它表现为对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识,用抽象的或逻辑的方式进行概括,并用抽象材料进行思维,其思维材料是抽象的概念和理论。

3. 非物质主义设计

【答案】非物质设计是社会非物质化的产物,是以信息设计为主、基于服务的设计,包含软件程序设计层面、功能价值层面、方法服务层面及空间、感觉、思想和哲学等诸多方面。从物质设计到非物质设计,是社会非物质化过程的反映,也是设计本身发展进步的一个上升形态。

4. 装饰艺术

【答案】(1)在根本意义上,装饰是人改变旧有事物和旧有面貌,使其变化,增益,更新,美化的活动。它意味着事宜,形式化。

(2)作为一种艺术方式,装饰以秩序化、规律化、程式化、理想化为要求,创造合乎人的需要,与人的审美理想相统一和谐的美的状态。

(3)装饰具有结构的特征,装饰的结构性是除纹饰,绘饰之外的那种与结构统在一起的构成要素或者说是装饰的结构化。

5. 青铜

【答案】青铜是自然铜(红铜)与铅、锡等元素的合金,不同的器物其合金的配比不同,铅锡成份越大青铜越硬脆。

6.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答案】即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下半叶起源于英国的一场具有试验性的设计运动,后发展成为一场国际运动。工艺美术运动主张“美术与技术结合”的原则,要求美术家从事产品设计,

反对“纯艺术”,在工业设计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它的理论指导师作家约翰. 拉斯金,主要代表人物是艺术家、诗人威廉. 莫里斯。这场运动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影响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等方面。

7. 人体工程学

【答案】人体工程学是20世纪初兴起的综合性边缘学科,美国学界称之为人类工程学,欧洲称之为人类工效学。国际人类工效学学会IEA 将它定义为: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 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 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其理论来源是包豪斯时期提出的“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二战期间,人体工程学在军事设计领域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二战以后,人体工程学的研究与应用扩展到工农业、交通运输、医疗卫生以及教育系统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当代的设计师,尤其是产品设计师与环境设计师唯有掌握好人体工程学才能更好地“为人的需要”进行设计。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设有人类工效学标准化委员会; 到1990年底我国已制定了人类工效学标准20个,主要包括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人体测量的方法、仪器、环境、照明等方面的标准。

8. 大工业社会

【答案】未来的社会是所谓的信息社会,有的又称之为后工业社会。美国学者迈克尔·G. 泽伊将未来的社会称为大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和大工业社会都是着眼于当代工业社会的发展,着眼于硬件,认为未来社会是当代工业社会的一个发展形态。

二、简答题

9. 如何理解人对形的认识与感知?

【答案】人对形的感知是通过视觉思维有选择性接受的,影响人对形的感知有生理因素还有大众文化影响; 随着人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改变,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审美模式,导致人对形的感知力度产生变化,从而使装饰图案的表达性产生变化。

造型是设计的基本任务,形是设计的基本语言,造型与造物是密切相连的。仟何实在的物都有形的存在,形是视觉可见的,触觉可触的,它包括色彩和质量的概念。人们有意识的去创造形象都可以称之造型,其过程可以归纳为要求、设计、制作和使用四方面。

产品的形态一般分为功能形态、符号形态(或装饰形态)、色彩形态二类。所谓功能形态,即产品的物质性的结构,这种结构是因一定的功能而生成的,是由材料的相互关系而决定的。如木材可以制作椅子也可以做成桌子,材料相同,而结构不同,其产品的功能也就不同。同是椅子,用金属和塑料来制作,材料不同,但只要结构类似,其功能仍不变。由此可见,产品的结构一方面与材料相关,材料是结构的基础,另一方面,产品的功能主要是由结构所决定的,结构是产品功能的载体,没有结构就没有产品的功能。

10.怎样理解设计与文化的关系?

【答案】设计与文化的关系是双向的,设计本身是一种造物文化,同时又创造新的文化,文化作用于设计,设计更新着文化。

(1)就设计本身而言,它是一种造物的文化,是人类用艺术的方式造物的文化

人类的造物活动是广泛的,从最初的制造简单的工具、生活的用具,到现代的一切人工制品,人类的造物活动遍及各个方面,艺术设计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是最富有代表性的。

(2)设计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①人类的文明进步是不断地设计创造的结果。人类不断的设计创造,促进着文化的演变、发展。设计创造从社会文化中吸取养分,而新的设计创造又丰富了科学文化内涵。

②设计文化是人们了解人类已有的社会、生产技术水平和文化面貌的第一手形象资料,成为研究人类文化相互影响、交流、传播、整合,研究文化在不同时期继承、演变和发展规律的第一手资料。

(3)文化作用于设计,设计更新着文化

文化就是生活,设计创造不存在具体参照物,文化的沿革正是经过设计者有意或无意的“设计”得来的。设计在沟通文化的同时也沟通了社会与进步的联系。文化是设计内容的直接来源,不同的文化知识限制着创造着的内容,不同的社会文明,文化传统的不同,设计创造便有不同的特点。

11.简述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领域。

【答案】视觉传达设计是指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其中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功能是传达信息,它是凭借视觉符号进行传达,不同于靠语言进行的抽象概念的传达。视觉传达设计所涉及的领域众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字体设计。字体设计是对文字的大小、笔画结构、排列、赋色等方面加以研究的设计,使其具有适合传达内容的感性或理性表现和优美的造型,能有效地传达文字深层次的意味和内涵,发挥更佳的信息传达效果。

(2)标志设计。标志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标志设计必须力求单纯,易于公众识别、理解和记忆,强调信息的集中传达,同时讲究赏心悦目的艺术性。设计手法有具象法、抽象法、文字法和综合法等。

(3)插图设计。插图设计被广泛应用于广告、编排、包装、展示和影视等设计中。插图设计必须根据传达信息、媒介和对象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形式与风格。

(4)编排设计。编排设计,即编辑与排版设计,或称版面设计,是指文字、标志和插图等视觉要素进行组合配置的设计。编排设计的目的是使版面整体的视觉效果美观而易读,以激起观看和阅读的兴趣,并便于阅读理解,实现信息传达的最佳效果。文字编辑。图版设计和图表设计是构成编排设计的三个设计要素。

(5)广告设计。广告设计是利用视觉符号传达广告信息的设计。广告有五个要素:广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