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核医学主治医师题库>基础知识题库

问题:

[单选,B型题] 核素成像原理

A . 基于射线的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感光效应,以及人体组织之间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进行成像
B . 用X线束对人体检查部位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器转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进行断层重建处理,获得图像
C . 通过对主磁体内静磁场(即外磁场)中的人体施加某种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的氢核(即质子)受到激励而发生磁共振现象;当终止射频脉冲后,质子在弛豫过程中感应出MR信号;经过对该信号的接收、空间编码和图像重建等处理过程,产生图像
D . 人体软组织的声阻抗差异很小,但只要有1/1000的声阻抗差,就会产生反射回波,故利用这一特性来显示不同组织界面、轮廓,分辨其密度
E . 利用引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发射的射线,通过体外的探测仪器检测射线的分布与量,达到成像的目的

生活饮用水中铅的允许浓度为() 0.01mg/L。 0.05mg/L。 0.1mg/L。 0.15mg/L。 0.2mg/L。 患者,女性,30岁。双侧手指皮疹反复发作数年,自觉瘙痒及烧灼感,多于春末夏初发病,夏季加重,伴有多汗现象。查体:双手指侧面、指端散在分布位于表皮深部的米粒大小圆形小水疱,部分皮肤伴有领圈状脱屑。根据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诊断应考虑()。 A.水疱型手癣。 汗疱型癣菌疹。 汗疱疹。 剥脱性表皮松解症。 慢性湿疹。 扁平苔藓属于() 固有层以T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 固有层或黏膜下层有淋巴滤泡形成。 上皮下结缔组织中血管内发生玻璃样变、血管周有淋巴细胞浸润。 上皮内发生棘层松解和上皮内疱形成。 上皮基底细胞极性消失。 患者,女性,30岁。双侧手指皮疹反复发作数年,自觉瘙痒及烧灼感,多于春末夏初发病,夏季加重,伴有多汗现象。查体:双手指侧面、指端散在分布位于表皮深部的米粒大小圆形小水疱,部分皮肤伴有领圈状脱屑。关于汗疱疹的可能发病原因不包括()。 A.精神因素。 胃肠功能紊乱。 接触刺激物品。 汗腺受侵,汗液潴留。 镍镉等金属的系统性过敏。 某患者患下颌骨恶性肿瘤,进行性张口困难,下唇麻木,出现这些症状的可能原因为() 颊长神经及颞下颌关节受累。 下颌缘支及升颌肌群受累。 下牙槽神经及升颌肌群受累。 颊长神经及升颌肌群受累。 下颌缘支及颞下颌关节受累。 核素成像原理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