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项与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无关() 病毒感染与自身免疫反应。 分子模拟学说。 环境因素如高纬度地区。 脑白质缺血。 遗传因素。
临床上通常所指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主要包括以下疾病但除外() 多发性硬化。 视神经脊髓炎。 同心圆硬化(Balo病)。 缺血-缺氧性疾病。 临床孤立综合征(clinicaliso lated syndrome,CIS)。
ECDIS记录的更新信息不包括:() 接受/拒收日期和时间。 更新的执行人员。 更新过程中遇到的任何异常现象。 更新类型。
患者,女性,23岁,因发热20天,头痛1周入院。病程中感乏力、食欲缺乏、汗多。查体:体温38℃,嗜睡,脑膜刺激征(-)。腰穿:脑压250mmH2O,脑脊液无色透明,糖0.94mmol/L、氯化物116mmol/L,蛋白1.2g/L,白细胞240×106/L,淋巴细胞55%,单核细胞10%,中性粒细胞35%。需进一步行下列哪一项检查有助确诊() 脑脊液抗酸涂片。 脑脊液墨汁染色。 脑脊液病毒全套。 胸片。 血培养。
女性,45岁,头痛、呕吐,体温39.8℃,伴躁动,2天后频繁癫痫发作,且出现昏迷,3天后死亡。病理检查脑实质内出血性坏死、细胞核内包涵体。该病为() 巨细胞病毒性脑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腺病毒性脑炎。 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
女性患者,50岁,发热、头痛伴间断呕吐2周,体温37.4~38.5℃。查体:颈抵抗,Kernig征阳性。腰穿:脑压280mmH2O,脑脊液淡黄色,糖1.5mmol/L、氯化物100mmol/L,蛋白2.2g/L,白细胞400×106/L,淋巴细胞40%,单核细胞28%,中性粒细胞34%,墨汁染色(+)。应选择的治疗药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