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福州大学建筑学院626建筑学基础之建筑构造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相关变形缝设置的规定,下列哪条错误?( )
A. 玻璃幕墙的一个单元块不应跨缝
B. 变形缝不得穿过设备的底面
C. 洁净厂房的变形缝不宜穿越洁净区
D. 地面变形缝不应设在排水坡的分水线上
【答案】D
【解析】地面变形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底层地面的沉降缝和楼层地面的沉降缝、伸缩缝及防震缝的设置,均应与结构相应的缝隙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地面的各构造层,并做盖缝处理;②变形缝应设在排水坡的分水线上,不得通过有液体流经或聚集的部位;③变形缝的构造应能使其产生位移和变形时,不受阻、不被破坏,且不破坏地面:变形缝的材料,应按不同要求分别选用具有防火、防水、保温、防油渗、防腐蚀、防虫害的材料。
2. 有关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构造抗渗性的规定,下列哪条有误?( )
A. 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6
B. 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小于250mm
C. 裂缝宽度不大于0.2mm 并不得贯通
D. 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
【答案】D
【解析】《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第4.1.7条规定,防水混凝土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 ; ②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 ,并不得贯通;③钢筋保护层厚度应根据结构的耐久性和工程环境选用,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
3. 关于楼梯扶手高度的规定,下列哪条是正确的?( )
A. 高层建筑室外楼梯当作为辅助疏散楼梯使用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10m
B. 室内楼梯临空一侧水平扶手长度为0.70m 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0m
C. 楼梯为残疾人设上下两层扶手时,上层扶手高度为0.90m ,下层扶手高度为0.60m
D. 幼儿园建筑中,供幼儿使用的靠墙扶手高度不应大于0.75m
【答案】A
【解析】室外楼梯作为疏散楼梯时,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m ,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 ; 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 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 ; 残疾人使用的扶手为上、下两道,上部扶手的高度为0.90m ,下部扶手的高度为0.70m ; 幼儿扶手的高度不应高于0.60m 。
4. 有关砌块女儿墙的构造要点,下列哪条有误?( )
A. 上人屋面女儿墙的构造柱间距宜小于或等于4.5m
B. 女儿墙厚度不宜小于200mm
C. 抗震6、7、8度区,无锚固女儿墙高度不应超过0.5m
D. 女儿墙顶部应做60mm 厚钢筋混凝土压顶板
【答案】A
【解析】《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13.3.2条第5款规定,砌体女儿墙在人流出入口和通道处应与主体结构锚固;非出入口无销固女儿墙高度,6~8度时不宜超过0.5m ,9度时应有锚固。防震缝处女儿墙应留有足够的宽度,缝两侧的自由端应予以加强。女儿墙的顶部应做压顶,压顶的厚度不得小于60mm 。女儿墙的中部应设置构造柱,其断面随女儿墙厚度不同而变化,最小断面不应小于190mm ×90mm , 构造柱的最大间距为4.0m 。
二、简答题
5. 地坪层的组成及各层的作用。
【答案】地坪层由面层、垫层和素土夯实层构成。根据需要还可以设各种附加构造层,如找平层、结合层、防潮层、保温层、管道敷设层等。
(1)素土夯实层
素土夯实层是地坪的基层,又称地基。素土即为不含杂质的砂质黏土,经分层夯实后,才能承受垫层传下来的地面荷载。通常是分层填300mm 厚的素土夯实成200mm 厚,使之能均匀承受荷载。
(2)垫层
垫层是承受并传递荷载给地基的结构层,垫层有刚性垫层和非刚性垫层之分。刚性垫层常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一般采用C15混凝土,其厚度为80~100mm; 非刚性垫层,常用50ram 厚砂垫
层、80~100mm厚碎石灌衆、50~70mm厚石灰炉渣、70~120mm厚三合土(石灰、炉澄、碎石)。
①刚性垫层用于地面要求较高及薄而性脆的面层,如水磨石地面、瓷砖地面、大理石地面等。
②非刚性垫层常用于厚而不易断裂的面层,如混凝土地面、水泥制品块地面等。
③对某些室内荷载大且地基又较差的并且有保温等特殊要求的地方,或面层装修标准较高的地面,可在地基上先做非刚性垫层,再做一层刚性垫层,即复式垫层。
(3)面层
地坪面层与楼盖面层一样,是日常生活、工作、生产直接接触的地方,根据不同房间,对面层有不同的要求,面层应坚固耐磨、表面平整、光洁、易清洁、不起尘。对于居住和长时间停留的房间,要求有较好的蓄热性和弹性;浴室、厕所则要求耐潮湿、不透水;厨房、锅炉房要求地面防水、耐火;实验室则要求耐酸碱、耐腐蚀等。
6. 设计吊顶应满足哪些要求?吊顶由哪几部分组成? 注意主、次龙骨和吊筋的布置方法及其尺寸要求(跨度、间距等)。
【答案】(1)设计吊顶应满足的要求
要满足建筑声学、保温隔热、清洁卫生、管道敷设、室内美观等要求。
(2)吊顶的组成部分
吊顶按设置位置的不同,分为屋架下吊顶和混凝土楼板下吊顶,按基层材料分有木骨架吊顶和金属骨架吊顶。吊顶的结构一般由基层和面层两大部分组成。
(3)主、次龙骨和吊筋的布置方法及其尺寸要求
主龙骨通过吊筋或吊件固定在屋顶(或楼板)结构上,次龙骨用同样的方法固定在主龙骨上。龙骨可用木材、轻钢、铝合金等材料制作,其断面大小视其材料品种、是否上人(吊顶承受人的荷载)和面层构造做法等因素而定。主龙骨断面比次龙骨大,间距通常为lm 左右。悬吊主龙骨的吊筋为68〜声10钢筋,间距也是lm 左右。次龙骨间距视面层材料而定,间距不宜太大,一般为300〜500mm ; 刚度大的面层不易翘曲变形,可允许扩大至600mm 。
7. 屋顶按外形有哪些形式?注意各种形式屋顶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答案】(1)屋顶的形式
①按所使用的材料,屋顶可分为钢筋混凝土屋顶、瓦屋顶、金属板屋顶、玻璃采光顶等。 ②按屋面的外形和结构形式,又可以分为平屋顶、坡屋顶、悬索屋顶、薄壳屋顶、拱屋顶、折板屋顶等形式的屋顶。
(2)特点及适用范围
①平屋顶
大量性民用建筑一般采用与楼盖基本类同的屋顶结构,就形成了平屋顶。平屋顶易于协调统一建筑与结构的关系,较为经济合理,并可供多种利用。平屋顶的排水坡度根据屋顶类型的不同有不同取值,但至少不应小于5%。
②坡屋顶
a. 坡屋顶是我国的传统屋顶形式,广泛应用于民居等建筑。现代的某些公共建筑在考虑景观环境或建筑风格的要求时也常采用坡屋顶。
b. 坡屋顶的常见形式有:单坡、双坡屋顶,硬山及悬山屋顶,四坡歇山及庑殿屋顶,圆形或多角形攒尖屋顶等。
③其他形式的屋顶
a. 民用建筑也采用曲面或折面等其他形状特殊的屋顶,如拱屋顶、折板屋顶、薄壳屋顶、桁架屋顶、悬索屋顶、网架屋顶等。
b. 这些屋顶的结构形式独特,其传力系统、材料性能、施工及结构技术等都有一系列的理论和规范,再通过结构设计形成结构覆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