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824建筑技术综合之中国建筑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砖室墓
【答案】砖室墓是指大约在西汉中晚期出现在中原和关中一带的用砖建筑的小型墓。到了东汉,砖室墓迅速普及,成为全国各地最常见的一种墓。经六朝、隋唐,墓室的细部结构和设施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北宋时期出现了仿木结构建筑的砖室墓,此种墓葬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
2. 克孜尔石窟
【答案】克孜尔石窟,又称克孜尔千佛洞或赫色儿石窟,是古龟兹境内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群。该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早期以中心柱窟、大像窟和僧房窟为主;中期出现了较多方形窟;晚期规模变小,渐趋衰落。壁画早、中期以佛本生、因缘故事和佛传为主要内容;晚期壁画出现大乘佛教的千佛一类题材,说明大乘佛教对龟兹佛教艺术的影响逐渐加深。
3. 洛阳伽蓝记
【答案】《洛阳珈蓝记》是由北魏杨街之所著,以记洛阳的佛寺为題,着重记述的是当时的政治、人物、风俗、地理、以及传闻的故事等等。这部书记述了北魏洛阳都城的建制、佛寺建筑和历史古迹。
4. 沂南汉画像石墓
【答案】沂南汉画像石墓是指发现于沂南的东汉晚期大型画像石墓。墓主姓名无考,从墓形及车骑出行画像的导从制度看,应是高级官吏。墓室由前、中、后3个主室和4个耳室及1个东后侧室组成,全部用预制石材筑成。画像多采用减地平面线刻,少部分为阴线刻,中室八角柱上的曲拱,则用透雕技法刻成应龙形象。出土画像内容主要包括战争、祭祀吊唁、车骑出行、乐舞百戏、宴饮庖厨、历史故事、家居生活等。在中室的八角柱上刻有两尊带背光的仙人图像,有学者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图像之一。
二、填空题
5. 我国的佛寺的组合形式,大体上可分为_____和_____的两大类型。
【答案】塔院式;以殿堂为主的佛寺
6. 我国使用琉璃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_____。
【答案】南北朝
7. 清承德外八庙建筑群中的普陀宗乘庙模仿藏地的_____形式。
【答案】布达拉宫
8. 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_____的普遍使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_____的出现。
【答案】瓦;尚台
9. 上海大厦_____属于_____风格,是_____的端景
【答案】百老汇;折中主义;北外滩
10.中国近代华盖建筑事务所是由_____、_____、_____三人合办的,他们都是毕业于_____大学。
【答案】赵深;陈植;童寯;宾夕法尼亚大学
三、绘图题
11.元大都总平面图
【答案】
图
12.天坛总平面图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