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804新闻与传播实务考研必备复习题库1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场域
【答案】新闻场域是在十九世纪两类报纸的对立中构成的,一类优先提供“消息”,尤其是“耸人听闻的”或更佳的“轰动性的”消息,另一类则发书摘和“评论”文章的理论,充分显示其“客观性”的价值。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认为“一个场就是一个有结构的社会空间,一个实力场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有在此空间起作用的恒定、持久的不平等的关系,同时也是一个为改变或保存这一实力场而进行斗争的战场”,充分显示其“客观性”的价值。新闻场与文学场或艺术场一样,是纯文化的特殊逻辑的存在场所。但是,新闻场与政治场和经济场一样,比科学场、艺术场甚至司法场更会受制于市场商业逻辑的裁决与考验。新闻场的控制力在不断增强,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其他场域之间的关系,渐渐地对不同文化生产场的自主性构成威胁。
2. 理性外向型
【答案】理性外向型是对采访对象按照个性类型进行分类的一种,这一类采访对象有较强的理性思考能力,不容易受到自己情绪的影响,而且善于与人交流。他会把自己想告诉记者的内容通过良好的表达方式传递给记者。面对这样的采访对象,在大多数情况下,记者都比较省心,因为不需要过多地提问,采访对象就会较为主动地把信息传递给记者,而且这些信息通常都有比较高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记者提问过于频繁,往往会适得其反。但是,当这一类采访对象想刻意隐瞒某些信息时,记者在挖掘事实真相时将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3. 提炼主题
【答案】提炼主题,是指记者在占有了大量材料并初步选定了主题以后,开始了认识的第二阶段,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种上升或飞跃,就叫提炼主题,又称为深化主题。选择或确定主题,只是形成了新闻的序幕或雏形。若要把新闻事件反映得更深刻,更有思想性和指导性,还必须对材料进一步作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综合分析,提示新闻事实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事物的本质思想,必要时,还需要作补充采访,这就是对主题的提炼和深化。
4. 自审与送审
【答案】自审与送审是新闻机构监督和管理新闻发布,保持新闻客观性、党性原则的重要手段。自审是指新闻传媒机构在新闻稿件完成之后,由新闻机构内部审稿人对稿件进行审查、审核。防止出现稿件错误,对新闻进行把关。送审制度是新闻机构将稿件送由新闻主管部门进行审查、核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