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连海洋大学农业工程810工程热力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判断题
1. 闭口系统进行一放热过程,其熵一定减少。( )
【答案】错
2. 闭口绝热过程系统工质的熵不可能减少。( )
【答案】对 【解析】
3. 实际蒸汽动力,装置与燃气轮机装置,采用回热后每千克工质作功量均增加。( )
【答案】错
【解析】采用回热后,总的热效率提高,但是工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输出功减少,因而单位质量公职的做功量减少。
4. 只要系统与外界无功量交换,则功量的畑流必为零。( )
【答案】错
5.
及
【答案】对
6. 如果多级压缩的分级越多,且每两级之间均设置中间冷却措施,则压气机消耗的轴功将减少的越多。
【答案】对
7. 渐缩喷管出口截面的压力随着背压的降低面降低,当背压降至临界压力以下时,出口截面的压力等于背压值。( )
【答案】错
8. 两种湿空气的相对湿度相等,则吸收水蒸汽的能力也相等。( )
【答案】错
均表示的是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它们都是状态方程。( )
9. 实际蒸汽动力装置与燃气轮装置,采用回热后平均吸热温度与热效率均提高。( )
【答案】对
【解析】对实际的蒸汽的动力装置于燃气轮机装置来说,采用回热后,平均吸热温度升高,于是热效率也得到提高。
10.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处于饱和状态。( )
【答案】对
二、简答题
11.什么是可逆过程?经历一个不可逆过程后,系统是否还能恢复原来的状态?为什么?
【答案】若系统在完成某一过程后,能够沿着该路径逆行而使系统及外界都回复到原来的状态,没有其他任何变化,则称此过程为可逆过程,否则则为不可逆过程。经历一个不可逆过程后,系统是能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的。所谓不可逆过程,是指完成一个过程后,系统和外界不可能同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所以只有系统本身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是可能的,只是包括系统和外界在内的整个系统则一定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12.若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写作
和的湿空气,哪个状态那么该式的使用条件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使用条件为准静态或可逆过程。因为只有在准静态或可逆过程时,
系统膨胀功才等于 13.什么是露点温度?含湿量为10g/kg (干空气),温度分别为的露点温度较高?
【答案】露点温度(dew temperature )是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形象地说,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露珠时候的温度叫露点温度。露点温度本是个温度值,但一般用它来表示湿度 呢。这是因为,当空气中水汽已达到饱和时,气温与露点温度相同;当水汽未达到饱和时,气温一定高于露点温 度。所以露点与气温的差值可以表示空气中的水汽距离饱和的程度。
的湿空气:
则有所以两个状态的露点温度相等。
14.在热力学能、焓、熵、功和热量这些参数中,哪些量是状态量?哪些量是过程量? 【答案】是状态量;是过程量。
15.有时为获得较高压力的压缩气体,往往采用多级压缩,问采用多级压缩有何好处?
【答案】采用多级压缩,可以使每一级的增压比不是很大,从而大大提高压缩机的容积效率。另外,采用多级压缩可以采用中间冷却措施,使高压级的压缩终温不会很高,少耗功。
16.试写出开口系统能量方程的一般表达式并说明各项的意义。
【答案】开口系统能量方程的一般表达式为:
式中
,为开口系与外界交换的热量
;为开口系控制容积内的储存能的变化量
;
为进口处工质的焓为出口处时工质的焓值、动能及位能;
值、动能及位能;为开口系何外界输出的轴功。
17.理想气体进行定温膨胀时,可从单一恒温热源吸入的热量,将之全部转变为功对外输出,是否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叙述有矛盾?
【答案】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叙述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并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在理想气体定温膨胀的过程中,因为热力学能不变,故可以将其从单一恒温热源吸入的热量全部转变为功对外输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工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所以并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叙述。虽然表面上看来是热源的热量全部转变为了功,但是输出的功实际上是由热源的热量中的可用部分和工质中的减少量两部分组成的。
18.若封闭气缸内的湿空气定压升温,问湿空气的如何变化?
【答案】若封闭气缸中的湿空气定压升温,则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的温度也升高,对应的饱和压力也一起升高,但是由于混合气体的压力一定,所以水蒸气的质量和分压不变,因此,湿空
气的焓升高,
相对湿度由于
不变和增大而下降,含湿量由于混合气体的成分未改变而不变。
19.有一发动机工作于该发动机能否实现? 【答案】的高温热源及的低温热源之间,吸热1000kJ 而作功700kJ 。问故不可能实现。
20.一个热力系统中熵的变化可分为哪两部分?指出它们的正负号。
【答案】一个热力系统中熵的变化分为熵产和熵流两个部分。其中,熵产是不可逆因素引起的部分,只能为正,或为零。而熵流是由于热流进、流出系统所引起的系统熵变的部分,为正、为负、为零均可,视情况而定。
三、计算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