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河南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998化工原理[专业硕士]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冬天,室外温度为2°C ,刮着风,潮湿的衣服晒在外面有没有可能会结冰?为什么?

【答案】可能会结冰,因为潮湿的衣服上温度为空气的湿球温度,当湿球温度低于0°C就会结冰。

2. 什么是化工原理中的三传?试论述三传的可比拟性。

【答案】化工原理的三传:质量传递、热量传递、动量传递。 三传的类比: (1)传递本质类比

①动量传递是由于流体层之间速度不等,动量将从速度大处向速度小处传递。 ②热量传递是流体内部因温度不同,有热量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③质量传递是因物质在流体内存在浓度差,物质将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传递。 (2)基础定律数学模型类比 ①动量传递的牛顿粘性定律。 ②热量传递的傅立叶定律。 ③质量传递的费克扩散定律。 (3)物性系数类比 ①粘度系数。 ②导热系数。 ③分子扩散系数。

3. 多效蒸发有何优点?为什么多效蒸发的效数有一定限制?

【答案】多效蒸发过程生产单位质量产品消耗的生蒸汽量少,操作费用低。但随效数的增加,单位蒸汽消耗量减小的趋势减慢,操作费用降低的趋势减小,同时,随效数的増加,蒸发器生产强度降低很快,设备投资增加,因此,需根据设备费与操作费之和最小的原则核算出最佳效数。

二、计算题

4. 用一板框过滤机过滤某悬浮液。已知过滤面积为15分钟后,共得滤液

,操作压力为200kPa (表压)。过滤

(滤饼不可压缩,介质阻力忽略不计)。求:

(1)若在操作最佳周期内共用去卸渣等辅助时间共35分钟,求该过滤机的生产能力(

(2)若过滤时间、洗涤时间、辅助时间与滤液量均不变,而操作压力降至lOOkPa (表压),

需增加多少过滤面积才能维持生产能力不变?

(3)如改用回转真空过滤机,

若其在一操作周期内共得滤液量为方能维持生产能力不变?

【答案】(1)若操作为最佳周期,则

代入数值:

(2)由分析可知,题目中即K 亦变为原来的0.5倍。

(3)由题意知:

代入数值为:

转筒过滤机的生产能力可表示为:

代入数值为:求出:

不发生变化。因K 正比于压力差,因压力变为原来的0.5倍,

,该机的转速为多少

5. 在常压下采用精馏的方法分离进料量为100kmol/h,进料组成为0.35(摩尔分数,下同)的苯-甲苯混合物,泡点进料,要求塔顶馏出液中苯含量不低于0.95, 其回收率对挥发度为2.47。试求:

(1)塔底产品组成(2)操作回流比R ;

(3)将再沸器视为一块理论板,求再沸器入口液体组成及出口气相组成;

(4)在回流比R=2.5的实际工况条件下,在精馏段取2个取样点,取样点间有4块实际塔板,取样点所在板上的气相组成分别为第j 板:效率

【答案】⑴

由全塔物料平衡方程:

不低于98%, 塔顶

设全凝器,泡点回流,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4倍,塔底设一釜式再沸器,苯对甲苯的相

第(j+3)板:,求该塔段的总板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解得

(2)最小回流比: 泡点进料

操作回流比:

出口气相组成为yw ,则

对再沸器列物料衡算:其中

代入衡算方程可求得

(3)再沸器相当于一块理论板,设再沸器入口组成为

(4)在回流比一定的条件下,由已知给定的精馏段两板气相组成,根据操作线方程可求得两板上层塔板流下的液相组成,用逐板计算法求得达到分离程度所需要的理论板数,从而求得全塔效率。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将

代入方程,可求得

故所需理论板数为2, 该塔段的总板效率为 6. 氯仿

和四氯化碳

的混合物在一连续精馏塔中分离。馏出液中氯仿的浓度为0.95

回流比R=2。求:

(摩尔分数),馏出液流量为

50kmol/h,平均相对挥发度

(1)塔顶第二块塔板上升的气相组成;

(2)精馏段各板上升蒸气量V 及下降液体量L (以kmol/h表示)。氯仿与四氯化碳混合液可认为是理想溶液。

【答案】(1)由题知,由相平衡方程即

由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用逐板计算法可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