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淋病奈瑟菌,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为厌氧菌。 无鞭毛、荚膜,可形成芽孢。 耐高温高热。 一般消毒剂不易杀灭。 在人体内易产生耐药菌株。
糖尿病()。 禁水加压试验用于诊断。 OGTT用于诊断。 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用于诊断。 螺内酯试验用于诊断。 ACTH兴奋试验用于诊断。
使用安全套预防以下疾病,效果较差的是() 淋病。 衣原体感染。 滴虫阴道炎。 HIV。 生殖器疱疹。
STD传播途径中,具有发病率高、发病快、全身症状重特点的是() 性行为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 血源性传播。 垂直传播。 医源性传播。
患者女性,49岁,因"怕热、消瘦、手颤16年,心悸、胸闷、恶心、呕吐1个月,加重3日"入院。16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怕热多汗、消瘦、手颤,体重下降10kg,于外院查甲状腺功能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间断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剂量约15mg/d),症状缓解,同时于外院行放射性碘治疗,停用甲巯咪唑。入院前1个月,患者心悸、胸闷、恶心、呕吐,遂来急诊测FT3>30.8pmol/L(3.5~6.5pmol/L),FT4>154.8pmol/L(11.5~23.5pmol/L),sTSH0.1μIU/ml(0.3~5.0μIU/ml),谷丙转氨酶85U/L(5~40U/L),总胆红素24.6μmol(3.4~20μmol/L),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刺激抗体(+)。凝血功能:D-二聚体1400μg/L(0~300μg/L),凝血酶原时间(PT)54.9秒(10~15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43.8秒(24~40秒),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5.94(0.8~1.5),纤维蛋白原(FIB)57.4mg/dl(180~400mg/dl),第八因子(FⅧ):C179.1%(80%~150%)。心电监护示快速心房颤动,心率140次/分。X线胸片:右肺尖区结节状致密影,心脏增大,左肺纹理增多。胸部CT:双肺未见确切异常,甲状腺体积增大,主肺动脉增宽,心影增大。超声心动图(UCG):左心房增大,二尖瓣反流。目前对该患者进行的治疗措施不合适的有() A.甲泼尼龙。 丙硫氧嘧啶。 静脉注射毛花苷丙。 输新鲜血浆。 氨甲苯酸或6-氨基己酸。 必要时输浓缩血小板。
有关热凝塑料和自凝塑料基托树脂的差异,描述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