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北工业大学6001西方哲学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笛卡尔的普遍数学

【答案】笛卡尔的“普遍数学”是指他认为数学方法是用以研究科学的普遍适用的一般方法。普遍数学是把数学最一般的特征运用到其他学科。数学的两个一般特征一一“度量”和“顺序”,当把它们运用于更大范围时,需要从哲学上加以界定,以获得更普遍的意义。数学的“度量”是指量与量之间的比较,而在数学以外的领域,我们可以把度量转化为不可量化的对象之间的同与异的比较。比如,哲学研究的对象不是同质的、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尺度,但我们可以通过概念的比较,把握不同的对象在性质和程度上的相似和差异。

2. 纯粹理性

【答案】纯粹理性是康德提出的哲学概念,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即“先验的理性”。康德哲学把以往去抽象认识对象已达到真理的思维方式转到先考察人类理性是否能、以及怎样认识对象本身上来,称为“批判”。纯粹理性批判是指对人类理性自身的考察,康德的三大批判是指《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3. 复杂观念

【答案】复杂的观念是洛克对观念的两种分类之一。复杂观念是作用于简单观念上的精神活动的结果,并由简单观念构成,方式有三种:①相加,即把多个简单观念组合成一个复杂观念; ②并列,即把几个简单观念或已经有简单观念组合而成的观念放在一起,加以比较综合,由此产生复杂观念; ③相减,即把同时存在的观念彼此分开,除去复杂观念中的特殊成分,保留它们共同的成分,由此形成抽象观念或一般观念。洛克在《人类理智论》中将复杂观念区分为样式、实体和关系。

4. 拉丁阿维洛伊主义

【答案】拉丁阿维洛伊主义是指13世纪在巴黎大学艺学院流行的一种思潮。其特点是主张像阿维洛伊一样忠实于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原意,反对当时依照柏拉图主义的精神解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尤其反对为了维护神学教义而割裂和改造亚里十多德的思想。拉丁阿维洛伊主义者提出双重真理论的主张,即通过理性和宗教都能达到真理他们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正统的神学,对经院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启蒙运动

【答案】启蒙运动是18世纪兴起于欧洲的思想解放和历史进步的运动,这场运动以哲学为核心且声势浩大。“启蒙”是用光明驱散黑暗,以理性代替蒙昧的意思。启蒙理性是17世纪的哲学

与科学精神的继续,是乐观主义的历史进步观,是现代理性。启蒙主义的纲领就是现代卞义和现代化的纲领。启蒙运动是遍及全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有苏格兰、德国等国的启蒙运动,但法国的启蒙运动最为彻底,影响最大,法国大革命是它的直接结果。法国的启蒙学者可分为以伏尔泰、卢梭、孟德斯坞为代表的温和论者和以百科全书派为代表的激进论者。启蒙运动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

6. 洛克的反省

【答案】洛克的反省是观念的材料和知识的材料的两个来源之一(另一个是感觉)。同对可感对象的知觉相似,反省是对我们自己内心活动的知觉,因此反省是“内部的感觉”,是心灵自发的活动。洛克把知觉、思维、怀疑、相信、推理、认知、意愿以及我们自己心灵的其他全部各种活动都归结为反省。他还认为感觉与反省可以共同作用。但是洛克的双重经验说没有指明感觉与反省之间的关系,他将经验分为感觉与反省并不彻底。

7. 色诺芬尼的理神论

【答案】色诺芬尼的理神论是坚持神是唯一的、不变的本原的哲学观点。他认为神有统一性和不变性,是独一无二的,在形体或精神上与世人不同,其用思想来统治万物,居住于一处,是“全视、全知、全闻的”。神无始无终,是永恒的,无所不包,他是无限的。他所说的神是唯一的、不变的本原,这是在原则意义上所说的本原,“神”是世界最高原则的代名词。

8. 人是环境的产物

【答案】人是环境的产物是爱尔维修提出的,意即人的差异是因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制约。这里提到的“环境”不是指自然环境,而是指社会环境,即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及所接受的教育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政治法律制度。他认为人生而平等,表现在人的智力是天然平等的,具有认识事物的同等能力。人们的智力差别和道德上的善恶都是后天形成的,即由所处环境和所受的不同教育造成的。因而,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

二、简答题

9. 简述斯宾诺莎的方法。

【答案】(1)方法论

①方法论是不能、也无需被证明的。

斯宾诺莎认为要证明一个方法是正确的,首先需要证明我们用以证明这个方法的方法是正确的,如此循环,没有止境。所以,他把方法论比作原始的工具,原始工具制造其他工具,却不需被其他工具制造。方法论告诉人们何为证明的正确途径,但方法论本身是不能、也无需被证明的。

②正确的方法论是对真理的反思。

方法论是反思性的,它无法在研究内容之前或之外获得,只能在对研究内容的反思过程中获得。因此,斯宾诺莎说正确的方法论是对真理的反思。方法论的反思始于天赋观念,天赋观念的

真理性无需其他观念来证明。相反,它是其他观念达到真理性的工具和前提。

(2)真观念

①真观念是方法论的前提。

斯宾诺莎认为,真观念不仅是正确思想的出发点,还是方法论的前提。真观念既是对一定的思想内容的反思,又是判断这一思想内容是否为真的标准。它无需其他观念来证明其真理性,而是其他观念达到真理性的工具和前提。

②真观念是判断事物真假的唯一标准。

为了确定一个观念真假,我们只需要用一个真观念与之对北即可观念之间的比较就是反思,通过与真观念的比较,来确定这一观念的真假。斯宾诺莎肯定“真观念是真理自身的标记”,认为真观念的内容本身给予心灵以确定性。要想知道一个思想内容的真假,我们必须从真观念出发来辨其真伪。这样,我们就可以突破方法论观念的循环,从而进入对实际事物的认识。

③斯宾诺莎的真观念是建立在形而上学关系上的。

虽然斯宾诺莎的方法是纯理智的,但他并不否认真观念与外部世界的一致。他说:“真观念必定符合它的对象。”这里的“对象”,指的是思想的外部对象。斯宾诺莎的观念与事物相符合的关系是建立在观念的顺序和事物的顺序相一致的形而上学关系上的,而不是建立在不依赖于经验所证实的观念与事物相符合的事实关系上的。

(3)正确的求知方法在于对真观念的确认。

斯宾诺莎认为正确的求知方法在于对真观念的确认,人类认识发展的过程就是从真观念出发,不断增加真观念的过程。他说:“正确的方法在于真观念的确认。”它包括这样一些步骤:

①确认真观念,将真观念和其余的表象区分开来。

②从一个真观念推导出其他真观念,真观念越多,知识越完善。这是按照真观念自身的本性进行的推论。

③按照由简到繁的顺序,真观念之间的推理要按照从原因的观念到结果的观念的顺序进行。斯宾诺莎认为,结果比原因更复杂,从原因的观念到结果的观念是从简单到复杂的综合推理。

这样,斯宾诺莎的方法就是直接从最完满的观念开始,以最简单的定义、公理开始,推导蕴含在完满观念之中的丰富内涵; 以单一原因为推理的前提,以复杂的结果为推理的结论。这样的方法与几何学方法不谋而合。因而,斯宾诺莎把他的书命名为《按几何顺序证明的论理学》。

10.简述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学说。

【答案】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是实践智慧选择德性的一个标准。

(1)德性及其原则

亚里士多德说:“德性是牵涉到选择时的一种性格状况,一种适中,一种相对于我们而言的适中,它为一种合理原则所规定,这就是那些具有实践智慧的人用来规定德性的原则。”这里的适中,是指既不太多也不太少的东西。它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是相同的,而是对不同的人是不同的标准。这种适中不是按算数比例上的适中,相对于我们而言的适中是相对于人的情感和行为而言的适中,由实践智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