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痈症见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右下腹局限性压痛,或拒按,伴恶心纳差,轻度发热,苔白腻,脉弦滑。内治法则是() 通腑泄热。 行气活血、通腑泄热。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通腑排脓、养阴清热。 通腑泄热、利湿解毒。
二尖瓣置换术后病人服用华法林,PTT应维持在() 12~15秒。 15~20秒。 18~22秒。 22~30秒。 >30秒。
患儿6个月龄,腹泻3天。入院体检:精神稍差,口唇黏膜干燥,尿量稍减少,哭有泪,测血钠136mmol/L,应诊断为() 肠炎,轻度脱水(等渗型)。 肠炎,中度脱水(低渗型)。 肠炎,中度脱水(等渗型)。 肠炎,轻度脱水(低渗型)。 肠炎,重度脱水(等渗型)。
阴虚火旺,肺肾阴虚所致盗汗、骨蒸潮热等证,宜选用() 牡丹皮、浙贝母。 生石膏、栀子。 黄柏、知母。 黄芩、黄连。 大腹皮、地骨皮。
辛味药物的主要作用是()。 行气、活血。 收敛、固涩。 补益、缓急。 软坚、散结。 燥湿、通泄。
患者,女,32岁,月经增多伴发热2周,血红蛋白50g/L,白细胞3.2×109/L,血小板30×109/L,骨髓象呈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比例100:1,其诊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