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曾经对农村的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调整。党和政府不断调整土地政策的着眼点是()

A . 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B . 服从于当时政治斗争需要
C . 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D . 配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在装配图中,零件()的指引线端,不能用“×”号表示。 序号。 名称。 重量。 材料。 “浦东,以上海市1/12的面积和1/10的人口,创造了全市1/5的GDP和1/4的外贸出口。浦东的GDP12年来增长了18倍,人均GDP从1990年的不足1000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7700美元。”浦东取得上述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长江三角洲开辟为经济开放区。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 我们都知道,深圳特区“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这种“特”的实质是() 不必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突破了计划体制的框架。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不改变现有的政治体制。 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一文中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经济的主体现在也还是生产队。”材料中“包产到户”的经济性质是() 集体经济。 国营经济。 个体经济。 合资经济。 在装配图中,允许用简化画法或示意画法的零件是()。 螺纹连接件。 销。 滚动轴承。 键。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曾经对农村的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调整。党和政府不断调整土地政策的着眼点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