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27传播学理论之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年)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科蒂报团
【答案】科蒂报团是一战后法国著名报团之一。报团所有者弗朗索瓦. 斯波蒂诺是著名的科蒂香水及化妆品公司老板,20世纪20年代进入报界,购买和创办了一系列报刊,故而这一报团名为“科蒂报团”。斯波蒂诺1922年买下《费加罗报》,1928年吞并《高卢人报》。同年创办了极右派报纸《人民之友报》。30年代经济危机中,科蒂报团破产,下属报纸先后被出售或关闭。
2. 西方四大通讯社
【答案】西方四大通讯社是指法国新闻社、英国路透社、美国联合新闻社和合众国际社。法新社(前身为哈瓦斯通讯社)由哈瓦斯于1835年创办于巴黎,路透社由路透于1851年创办于伦敦,美联社于1848年创办于纽约,合众国际社是由斯克里普斯于1907年创办的合众社和赫斯特1908年创办的国际新闻社合并而成。
3. 《法兰西晚报》
【答案】《法兰西晚报》由菲利普·维阿纳创刊于1944年8月22日,其前身是1941年创办的地下刊物《保卫法兰西》。创刊之初,大量刊登照片、图片和娱乐性新闻,以趣味性吸引读者,还专门聘请了原《巴黎晚报》主编拉扎雷夫担任主笔。20世纪40年代末,《法兰西晚报》并入阿歇特报团,成为法国最大的报纸。1976年,阿歇特报团将该报转让给埃尔桑报团。该报易主后逐步改变编辑方针,增加政治、经济等严肃性新闻的报道和评论,以求增强竞争力。该报面向社会中产阶级,代表市民的观点和利益,政治上偏右。
4. 法新社
【答案】法新社全称法国新闻社,是在哈瓦斯社原有社址、设备和人员的基础上于1944年9月建立的。当时为官方通讯社,1957年改为独立的公共企业,完全按商业法经营,但财政赤字由政府各部门分担,仍具有半官方性质。该社业务机构分为新闻部、总务部和技术部,在国内26个地区设有分社,在165个国家派驻记者。经费主要来源包括政府补贴性订费,报刊、电台、电视台订费和私营机构、企业订费。法新社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进行信息技术革命,80年代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1991年同英国金融时报集团联合推出英语经济信息专线,打破了路透社独占伦敦市场的局面。
5. 《学者报》(JournaldesSavants )
【答案】《学者报》于1665年由德尼·德·萨洛(DenisdeSallo )创刊于巴黎,接受政府资助。主要内容是介绍法国国内外出版的新书,定期公布新书书目,满足了社会需要,深受读者欢迎,并成为欧洲许多同类刊物的楷模。创办初期是周刊,1724年改为月刊,并延续至今。
6. 知识沟
【答案】“知沟”理论是关于信息社会中大众传播与社会阶层化问题的理论,由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于1970年提出。这一理论假说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知沟”理论提出了信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两极分化问题。
7. 美洲通讯社
【答案】美洲通讯社是阿根廷国家通讯社,直属于总统府新闻和宣传国务秘书处,1945年4月14日创立,设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向总统府、政府和各部以及各军总部等机构派驻记者,国内有28个分社,在联合国、秘鲁、西欧、巴西等国派有记者,主要播发国内新闻,多为国内用户。
二、简答题
8. 简述日本近代报业发展的特点。
【答案】日本早期的报纸以翻译、翻刻为主,报纸形式、印刷手段都很落后。日本近代报业发展经历了从政论到政党报刊,再到商业报刊的发展之路,特点如下:
(1)近代报业发端于外国人在日本创办的报刊。早在“官版”报纸间世之前,在横滨、神户、长崎等有治外法权的城市,就出现了外国人经办的外文报纸。《长崎航运及广告报》是日本的第一份外文报纸,是由英国人汉萨德于1861年创办,之后日本陆续出现了十几种外国人创办的外文报纸和日文报纸。在幕府末年的各类报纸中,这些由外国商人、传教士创办的报纸占主导地位,它们不但数量多,存在的时间长,而且对后来日本人自己创办的报纸产生丁重大影响。(2)“明治维新”动乱期间,出现了日本人自办的报纸。1868年初的日本第一份官办报纸《太政官日志》和同年柳河春三主办的日本第一份非官方报纸((中外新闻》。这一时期报纸分为支持明治政府派和佐幕派,两派报纸激烈论战,为后来政党报纸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3)日本近代报纸是在明治政府与幕府参与势力的斗争中作为阶级舆论机关诞生的,因此与党派政争关系密切。1875-1881年为是日本“政论报纸”时期。“民权派”和“官权派”两派报纸围绕召开国会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论争。为镇压“民权派”,1875年,明治政府先是颁布了“新闻纸条例”,继而又制订了“诽谤法”,并规定了对新闻记者的刑律。此后的五年内,日本新闻史上出现了空前的言论恐怖时期。
(4)从政论报纸到政党报纸。1881年明治天皇决定实行君主立宪后,各种政治势力很快结成各种政党,主要有自由党、立宪改进党、立宪帝政党等,一些政论报纸转而成为政党的机关报。
日本新闻业进入了政党报纸时期。为了限制政党报刊的自由论争,明治政府于1883年修改了“报纸条例”,征收高额保证金,迫使几{一家报纸停刊。与此同时,政府通过分化离间,削弱和瓦解各个党派,随着政党活动的衰败,各党的机关报也走入低谷。“政党报纸”时期宣告结束。
(5)商业化的先驱一一小报的产生。随着明治政府的“文明开化”政策,小报适应群众的口味应运而生。小报是与政论型的大报相对而言,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与大报不分先后。小报不刊政论,主要刊登新闻、娱乐和小说,形式活泼、语言通俗,版面较小,售价低廉,是一种大众报纸。最具代表性的是东京的《读卖新闻》和大阪《朝日新闻》。
日本的通俗小报和欧美的廉价报纸相类似,但日本没有明显的廉价报纸时期。在政论报纸和政党报纸盛行时,有的小报也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在政党报纸衰落之时,这些小报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大报的位置,不仅发行量远远超过当时的大报,而且普遍增添了政治新闻的商情报道,分担了部分大报的功能。这又是和欧美国家不同的。
(6)商业化经营之路。在经历了“政党报纸”的兴衰和“小报”的产生、演进之后,1886年到1887年,日本报纸开始走向商业化经营之路。最先走上这条路的是《邮报便知新闻》,之后是《东京日日新闻》,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朝日新闻》。1888年,该报打入东京,形成了日本第一个跨城市经营的报系,具体做法是:①采用先进的印刷技术,加快印报速度,降低印刷成本; ②使用电报传发新闻,提高发稿速度; ③采取多种促销手段,增加报纸发行量。
9. 简述世界通讯事业的特点。
【答案】世界通讯事业的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其具体表现在:(1)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讯社垄断着世界上80%的国际新闻的传播。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和合众国际社向世界发布的新闻中,很少报道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报道焦点是政变、灾祸、动乱、饥荒、犯罪和暴力等阴暗面。
(2)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拥有国内通讯社,他们在国内有记者网,其中有一些通讯社各自或联合在国外设有自己的办事处或记者,以采集或发布新闻。有的则向世界性通讯社预订,或签订交换协定,接收国外新闻和提供国内新闻。
(3)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文化上的落后,没有力量各自建立起强大的通讯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提出一项计划,支持它们建立区域性通讯社。现己有亚洲太平洋通讯社组织、泛非通讯社、不结盟国家通讯社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讯社、加勒比通讯社、拉美特稿社等。
10.分析CCTV .BBC 与英国《太阳报》这三个传媒组织在目标上的差异。
【答案】组织制度决定组织目标。CCTV , BBC 与英国《太阳报》三家传媒组织的目标因其组织制度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
(1)三家传媒组织的组织制度OccTV 是国有制传媒组织。其传媒资产归国家所有; 运作方针由国家制定,负责人由国家任命; 运作经费全部或大部分来自于国家财政; 经济效益相对较差。现今,中央电视台的资金大部分源于广告收入。
②1927年,BBC 从私有商营性质转变为公共所有制。其传媒资产归全社会所有,它通过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