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浙江大学金融学2001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浙江大学

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金融学

编号:407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或草稿上均无效。

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我国货币层次如何划分?

2.什么是契约型基金?什么又是开放型基金?

3.保险的种类有哪些?

4.什么是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

5.简述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的条件和限制因素。

6.货币政策时滞的内涵及其构成各是什么?

7.什么是金融创新?它与金融风险有何关系?

8.什么是J 曲线效应?并请用坐标图表示。

9.我国现行银行结售汇制主要内容是什么?

10.影响一国适度储备量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1.与传统国际金融市场相比,欧洲货币市场有何特点?

12.设纽约市场年利率为8%,伦敦市场年利率为6%,即期汇率为£1=US$1.6035~

1.6045,3个月期的汇水为30~40点,试问:

(1)3个月的远期汇率是多少?

(2)如果英国某投资者有20万英磅资金可闲置3个月,他是否应到纽约市场进行抛补套利?为什么?

二、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怎样看待当前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

2.试述浮动汇率制度下影响汇率水平的主要因素,并分析欧元自产生以来与美元汇率大幅贬值及波动的原因。

答案部分

浙江大学

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金融学

编号:407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或草稿上均无效。

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我国货币层次如何划分?

答:(1)所谓货币的层次划分,是指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对现实流通中各种信用货币形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随着货币信用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的金融创新浪潮,创造出大量新的金融工具,许多新的金融工具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货币性”,有的能够直接作为货币发挥作用,有的略加转化就能发挥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职能,从而使流通中信用货币形式和金融工具更趋多样化。但不同形式的货币或具有某种货币职能的金融工具,其“货币性”是有差别的。各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了使货币供给的计量和调控有较为科学的口径,对货币供给量的管理和调控更有效,就需要对流通中的各种货币形式进行分类,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