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37经济学综合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实现经济中总收入与总支出相等的机制是什么?
【答案】(1)实现总收入与总支出相等的是储蓄等于投资机制。在最简单的两部门经济中,假定一个经济社会只有家庭和企业两个行为主体。从要素主体获得的收入的使用角度看,收入要么用于消费,要么用于储蓄,因此总收入y=c+s。从经济的总支出角度看,一个经济的支出由家庭的消费支出和企业的投资支出构成,因此总支出y=c+i。由于投资是由储蓄转化而来的,储蓄也全部转化为投资,否则就会用于消费。因此有i=s,从而经济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2)在三部门经济中,经济行为主体包括家庭、企业和政府。从收入使用角度看,在缴纳政府税收后,收入要么用于消费,要么用于储蓄。因此总收入y=c+s+t。从支出角度看,家庭有消费支出,企业有投资支出,政府有政府购买支出,因此总支出y=c+i+g。政府储蓄部分为t-g ,投资是由储蓄转化而来的,政府储蓄加上私人储蓄会全部转化为投资,因此有t-g+s=i。这时有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3)在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包括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和国际部门储蓄,同样的道理,也与投资相等。因此有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2. 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家的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主张,同供给学派的供给政策主张的出发点和侧重点有何区别?
【答案】(1)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家的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主张只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角,只是在推行宏观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同时配合实行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而己。
(2)供给学派的供给政策主张的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是站在总供给角度提出来的。供给学派的供给管理政策主张的核心是强调激励的作用,认为激励意味着对工作、储蓄、投资和企业家才能足够的报酬。供给学派认为不是需求决定供给,而是供给能够创造需求,为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从而刺激经济。
二、分析论述题
3. 结合克鲁格曼提出的“三难悖论”(不可能三角形),分析中国资木市场对外开放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与发展前景。
【答案】(1)三难悖论的含义
三难悖论也称三元悖论,它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学的政策选择问题,在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
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日标。其中,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指一国执行宏观稳定政策进行反周期调节的能力,这里主要是指一国是否具有利用货币政策影响其产出和就业的能力; 汇率的稳定性是指保护本国汇率免受投机性冲击、货币危机等的冲击,从而保持汇率稳定; 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即不限制短期资本的自由流动。
(2)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
对于我国这种经济大国来说,货币政策必须保持独立性。因此,根据三难悖论,资本的自由流动与固定的汇率制度不能同时存在。这就决定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必须同时进行。
目前,我国实行实质上的固定汇率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管制资本的流出流入。因此,理论上还没有遇到不可能三角形的问题。但是,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增加,资本逐步或明或暗地实行了自由流动,这必然会倒逼我国汇率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表现出来的就是人民币升值压力或者贬值压力。
因此,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是紧密联系的,在两者不能同时改革的情况下,必然会形成倒逼机制,使得后改革者进行改革。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统一考虑两者的改革,不能顾此失彼。
(3)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发展前景
从我国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影响力来说,独立的货币政策、自由的资本流动和浮动汇率制度是我国必然要实现的目标。但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措施和过程则应该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的承受能力,逐步实行。总体上来说,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应该是渐进式的,而在适当的时候则需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
首先,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与世界经济、贸易进一步融合所必须面临的问题,是全方位参与世界竞争的必然要求。但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需要一定的金融条件,要充分考虑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给国内金融体系安全和稳定带来的风险。因此,需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地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活动的限制,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其次,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达到一定程度时,要考虑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与资本市场的开放不同,资本市场的开放实际上是包括很多子项口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选择、有步骤地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则没有这种阶段性。一般来说,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基本条件:第一,金融环境比较成熟; 第二,资本市场应该一定程度上已经开放; 第三,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已经初步形成。在满足这些基本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制度可以由目前的实质固定汇率制度改为真正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4. “十二五”规划确定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年均增长7%。对于这一目标的确定,温家宝总理的解释是:在今后五年以致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当长时期,我们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主线。真正使中国的经济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着重提高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也就是由原来的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向追求经济增长质量转变。请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并结合我国经济增长的实际,论述加大教育投入和企、}卜研发投资的必要性。
【答案】(1)新古典增长模型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理论,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得出增长核算公式为:
其中,为总产出增长率,为资本增长率,为劳动增长率,
为技术进步率,α为劳动收益在产出中所占的份额,β为资本在产出中所占的份额。
因此,资本投入对增长的贡献可以用
技术对增长的贡献可以用来表示。 来表示,劳动对增长的贡献可以用来表示,(2)根据新古典的经济增长核算公式,转变增长方式的含义是改变传统的倚重于资本和劳动的高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为依靠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利用现代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更好地促进经济节约、快速的发展。由增长核算公式可见,资本和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作用大小取决于其投入增长率乘以其产出弹性,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技术进步1%,能引起产出增长1%。因此,转变增长方式就是改变传统高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实现节约型的经济增长。
(3)目前,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资本、劳动密集形式来拉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的经济形势。首先,我国的劳动力的增长已进入瓶颈,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大量减少,部分地区出现民工荒; 另一方面,我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人口在减少。其次,劳动力成本、能源、资源消耗过度,缺口越来越大,供给越来越跟不上需求,成为限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瓶颈”。因此,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成为维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
因此,加大教育和研发投入,可以有效地推进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三、计算题
5. 假设名义货币供给量用M 表示,价格水平用P 表示,实际货币需求用L=ky-hr表示。
(1)求LM 曲线的代数表达式,找出LM 曲线的斜率的表达式。
(2)找出k=0.20,h=10; k=0.20,h=20; k=0.70.h=l0时LM 曲线的斜率的值。
(3)当k 变小时,LM 斜率如何变化; h 增加时,LM 曲线斜率如何变化,并说明变化原因。 (4)若k=0.20, h=0,LM 曲线形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