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论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改革;分析

  摘要

事业单位是新中国的产物,是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社会组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在生存和发展等各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政事、事企职责划分不清,布局结构不够合理,社会化程度不高,用人和分配制度不活,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等。形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太重、太深,甚至可以说目前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总体上仍未走出计划经济体制的轨道。有些机构名为事业单位,但仍承担了某些政府管理职能,有的直接从事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有的在同一个区域内,存在着几个相同或职责任务相近的机构,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有的单位服务对象单一,只向本部门、本行业提供服务,自我发展能力有限,过多地依赖于地方政府,造成财政负担过重等等;还有的本可以直接设置为企业,但出于本部门的利益考虑,想方设法组建为事业单位。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有相当一批事业单位运行机制不畅,逐步走向消亡。因此,事业单位的改革势在必行,而全面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必须在关键问题上理清思路,形成共识。结合近几年来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及改革探索,笔者认为,事业单位的改革必须坚持总体推进、综合配套的思路进行。即外部的管理体制改革、内部的用人制度改革及分配制度改革等要综合配套进行。改革的关键环节是管理体制的改革,而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的分类,保障措施就是相关政策特别是劳动保险政策的配套和完善。本文从事业单位的概念入手,立足于事业单位的现状,阐述了事业单位改革的历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对事业单位如何科学分类、分类改革的方法及目前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结合用人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机制改革也提出了一些见解。论文借鉴行政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论文立足于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方向和目标,针对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事业单位的改革思路及必须遵循的几条原则。最后,结合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的转变也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