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心806综合考试[语言2]之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研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设与某资源相关联的信号量初值为3, 当前值为1,若M 表示该资源的可用个数,N 表示等待该资源的进程数,则M ,N 分别是( )。
A.0, 1
B.1, 0
C.1, 2
D.2, 0
【答案】B
【解析】首先应该明确资源型信号量的含义。资源型信号量可以用来表示某资源的当前可用数量,初值与对应资源的初始数量相同,题目中信号量初值为3, 表示该资源初始时有3个。
信号量当前值K>0时,表示此资源还有K 个资源可用,题目中信号量当前值为1,表示还有1个可用资源,M 应该为1。由于还存在可用资源,所以此时不应存在等待该资源的进程,N 应当为0。因此答案选B 项。
2. 假如一个FCB 为64字节。盘块大小为1KB , 则在每个盘块中只能存放( )。
A.64个FCB
B.1个FCB
C.1000个FCB
D.16个FCB
【答案】D
【解析】因为1KB=1024B, 1024B/64B=16, 即每个盘块中只能存放16个FCB (File Control Block )。
3. 引入多道程序的目的在于( )。
A. 充分利用CPU , 减少CPU 等待时间
B. 提高实时响应速度
C. 有利于代码共享,减少主、辅存信息交换量
D. 充分利用存储器
【答案】A
【解析】在单道程序中,内存中仅有一道程序,无法充分利用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多道程序的引入就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CPU 。
4. 操作系统程序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
A. —个程序模块
B. 分层结构
C. 层次模块化
D. 子程序结构
【答案】C
5. 下列选项中,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的接口是( )。
A. 系统调用
B. 中断
C. 库函数
D. 原语
【答案】A
,如用户【解析】操作系统提供两类接口,一类是命令接口(图形接口是命令接口的图形化)
通过键盘命令和鼠标命令来操作计算机;另一类是程序接口,它提供一组系统调用,用户可以通过运行一些应用程序来访问操作系统的资源。
系统调用(System Call )作为呈现给用户的接口,包含了内核提供的一系列具备预定功能的内核函数。操作系统提供了系统调用的调用接口,进程调用后由操作系统负责,把应用程序的请求传给内核,调用相应的内核函数完成所需的处理,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应用程序,并将执行权交还给进程,应用程序继续执行后续操作。
6. 下面有关选择进程调度算法的准则错误的是( )。
A. 尽量提高处理器利用率
B. 尽可能提尚系统吞吐量
C. 适当增长进程在就绪队列中的等待时间
D. 尽快响应交互式用户的请求
【答案】C
【解析】选择调度算法应该尽量减少等待时间,从而降低响应时间。
7. 进程控制块是描述进程状态和特性的数据结构,一个进程( )。
A. 可以有多个进程控制块
B. 可以和其他进程共用一个进程控制块
C. 可以没有进程控制块
D. 只能有唯一的进程控制块
【答案】D
【解析】进程和进程控制块一一对应,才能更好地控制和管理进程。
8. 通常对文件系统来说,文件名及属性可以集中在( )中以便查找。
A. 目录
B. 索引
C. 字典
D. 作业控制块
【答案】A
,文件目录记【解析】在文件系统中,为每个文件建立了一个文件目录(又称目录或目录项)
录文件的名字、程度和文件存放在外存的物理地址,以及文件属性、文件建立时间和日期等信息。文件目录又称为文件控制块。
9. 可重定位内存分区分配目的为( )。
A. 解决碎片问题
B. 便于多作业共享内存
C. 回收空白区方便
D. 摆脱用户干预
【答案】A
【解析】在连续分配方式中,很容易产生不能被利用的小分区,也称碎片。可重定位内存分区分配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碎片问题。
10.进程和程序的一个本质区别是( )。
A. 前者为动态的,后者为静态的
B. 前者存储在内存,后者存储在外存
C. 前者在一个文件中,后者在多个文件中
D. 前者分时使用CPU ,后者独占CPU
【答案】A
11.两个旅行社甲和乙为旅客到某航空公司订飞机票,形成互斥的资源是( )。
A. 飞机票
B. 旅行社
C. 航空公司
D. 旅行社和航空公司
【答案】A
【解析】一张飞机票不能同时售给两个旅行社和客户,因此是互斥资源。
12.—个文件系统的逻辑分区( )。
A. 不能管理大于物理硬盘容量
B. 能管理2个相同的物理硬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