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611教育学综合之教育研究方法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教育研究的数据分析中,某统计量为-1.5, 该统计量最有可能是( )。

A. 标准差

B. 方差

C. 标准分数

D. 相关系数

【答案】C

【解析】标准差是指离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方差是指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分数是利用线性转换的原理,将一组数据转换成不具有实质的单位与集中性的标准化分数;相关系数是指用来描述两个变量相互之间变化方向及密切程度的数字特征量,包括积差相关系数、等级相关系数、二列相关系数、点二列相关系数、多系列相关系数等。相关系数只能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及密切程度,并不能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此题可以用排除法,AB 两项的

取值为正数;D 项,相关系数r 的取值范围为

2. 下面有关研究计划基本格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教育实践研究计划格式

B. 专题研究计划格式

C. 教育实验研究计划格式

D. 研究生论文工作计划格式

【答案】A

【解析】研究计划的基本格式包括:①专题研究计划格式;②教育实验研究计划格式;③研究生论文工作计划格式。

3. 一般来说,中学的中国历史课本是( )。

A. 零次文献

B. —次文献

C. 二次文献

D. 三次文献

【答案】B

【解析】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

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但它贮存分散,不够系统。

4. 狄德罗认为研究自然科学的三种主要方法不包括( )。

A. 准备

B. 观察

C. 思考

D. 实验

【答案】A

【解析】狄德罗将观察、思考和实验列为研究自然科学的三种主要方法,认为观察搜集事实,思考把它们组合起来。而实验则是证实组合的结果。教育科学研究也同样。观察、思考和实验应该立足于教育实践的基础上,越是抽象的原理,越要努力从实际中汲取营养和力量。

5. 下面( )不属于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历史阶段。

A. 直觉观察期、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

B. 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发展期

C. 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变革期

D. 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答案】B

【解析】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历史阶段依次为:直觉观察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变革期(20世纪上半叶),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

6. 题录、书目、索引、题要和文摘等属于( )。

A. —次文献

B. 二次文献

C. 三次文献

D. 四次文献

【答案】B

【解析】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

7. 下面有关教育研究假设基本类型的表述,( )是按照假设的形成划分的。

A. 归纳假设、演绎假设、研究假设

B. 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

C. 归纳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

D. 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研究性假设

【答案】A

【解析】按假设的形成可分为:①归纳假设是基于观察基础上的概括,是人们通过对一些个别经验事实材料的观察得到启示进而概括、推论提出的经验定律;②演绎假设是从教育科学的某一理论或一般性陈述出发推出新结论,推论出某特定假设;③研究假设陈述的是两个变量间所期望的相关(或不同)。按性质和复杂程度可分为:①描述性假设,是对事物外部联系和大致的数量关系的推测,是关于对象的大致轮廓的外部表象的一种描写;②解释性假设是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指出现象质的方面,说明事物原因的一种更复杂、更重要的假设,是比描述性假设高一级的形式;③预测性假设是对事情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科学推测,它是基于对现实事物的更深入、更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提出的更复杂更困难的一种假设。

8. 若按实验研究的目的划分,教育实验可以分为( )。

A. 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B. 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C. 因素型实验、反应型实验和函数型实验

D. 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答案】B

【解析】按教育实验的目的功能分,教育实验分为:①确认性实验:主要在于通过实验收集事实材料,确认所研究的对象是否具有研究假说内容的基本特征,并推动教育实践的发展;②探索性实验,包括有预测作用的超前实验,是以探索某种教育现象以及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规律为目标,通过探索研究对象的因果关系及可题解决,尝试建构某种理论体系,具有强的创新性;③推广、验证性实验。是以验证已取得的实验成果为目标,是对已取得的认识成果用再实践的经验来检验、修定和完善。

9. 定性分析的三种效度中不包括( )。

A. 表面上的效度

B. 实践中的效度

C. 收集资料的工具、方法上的效度

D. 理论上的效度(结构效度)

【答案】B

【解析】定性分析中的效度集中表现在对发现的事实的正确解释,使用的概念能否正确反映研究对象的客观实际。定性分析存在三类效度,一类是表面上的效度,指凭直觉印象,没经过仔细考察,判断衡量资料的正确性;第二类是收集资料的工具、方法上的效度;第三类是理论上的效度(结构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