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若一棵完全二叉树有768个结点,则该二叉树中叶结点的个数是( )。

A.257

B.258

C.384

D.385

【答案】C

【解析】

和可知

显然

则384, 所以二叉树的叶结点个数是384。还可以根据完全二叉树的另一个性质:最后一个分支结点的序号为[768/2],故非叶子结点数为384, 而叶子结点的个数为768-384=384。([x]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比如[3.14]=3)。

2. 某网络的IP 地址空间为192.168.5.0/24,采用定长子网划分,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则该网络的最大子网个数、每个子网内的最大可分配地址个数分别是( )。

A.32,8

B.32,6

C.8,32

D.8,30

【答案】B

【解析】子网号为5位,在CIDR 中可以表示个子网,主机号为3位,除去全0和全1的情况可以表示6个主机地址,答案为B 。

3. 下列文件物理结构中,适合随机访问且易于文件扩展的是( )。

A. 连续结构

B. 索引结构

C. 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定长

D. 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变长

【答案】B

【解析】连续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缺点是不易于文件扩展,不易随机访问。链式结构的优点是文件易于扩展,缺点是不易随机访问。索引结构的优点是具有链式结构的优点并克服了它的缺点,可随机存取,易于文件扩展。

4. 已知两个长度分别为m 和n 的升序链表,若将它们合并为一个长度为m+n的降序链表,则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是( ) A. B. C. D.

【答案】D

m 和n 是两个升序链表长度分别为m 和m 在合并过程中最坏的情况是两个链表中的【解析】

元素依次进行比较,比较的次数是m 和n 中的最大值。

5. 主机甲与乙之间已建立一个TCP 连接,双方持续有数据传输,且无差错与丢失。若甲收到1个来自乙的TCP 段,该段的序号为1913、确认序号为2046、有效载荷为100字节,则甲立即发送给乙的TCP 段的序号和确认分别是( )

A.2046、2012

B.2046、2013

C.2047、2012

D.2047、2012

【答案】B

【解析】若甲收到1个来自乙的TCP 段,该段的序号seq=1913、确认序号ack=2046、有效载荷为100字节,则甲立即发送给乙的TCP 段的序号seql=ack=2046和确认序号ackl=seq+100=2013, 答案为B 。

6. 在下图所示的平衡二叉树中,插入关键字48后得到一棵新平衡二叉树。在新平衡二叉树中,关键字37所在结点的左、右子结点中保存的关键字分别是( )。

A.13、48

B.24、48

C.24、53

D.24、90

【答案】C

【解析】题目中,插入48以后,树根结点的平衡因子由-1变为-2,失去平衡。这属于RL (先右后左)型平衡旋转,需做两次(先右旋后左旋转)旋转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显然,在调整后的新平衡二叉树中,关键字37所在结点的左、右子结点中保存的关键字分别是24,53。

7. 某计算机采用微程序控制器,共有32条指令,公共的取指令微程序包含2条微程序,各指令对应的微程序平均由4条微指令组成,采用断定法(下址字段法)确定下条微指令的地址,则微指令中下址字段的位数至少是:( )

A.5

B.6

C.8

D.9

【答案】C 【解析】

8. 若某数X 的真值为码。

A. 原 B. 补 C. 反 D. 移

【答案】B

9. 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主要是( )。

A. 实现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B. 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

C. 可以直接访问外存

D. 提供扩展操作码的可能并降低指令译码难度

【答案】B

10.引入多道程序的目的在于( )。

A. 充分利用减少等待时间

B. 提高实时响应速度

C. 有利于代码共享,减少主辅存信息交换量

D. 充分利用存储器

【答案】A

所以至少需要8位才能表示完130个地址。 在计算机中该数表示为则该数所用的编码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