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31学校管理学[专业硕士]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31学校管理学[专业硕士]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 .... 2
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31学校管理学[专业硕士]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二) .. 15
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31学校管理学[专业硕士]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三) .. 27
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31学校管理学[专业硕士]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四) .. 38
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31学校管理学[专业硕士]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五) .. 48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
【答案】教育成本指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
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教育成本有两个构成要素,一是来自学生的成本,另一个是来自非学生方面的成本。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是指教育成本改变了过去完全由国家来承担的状况,而形成了教育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多方参与的教育投入机制,实现了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多方参与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2. 学校组织文化
【答案】学校组织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自己的长期活动中所积淀下来的、为全校成员所共同赞成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合。
3. 资源
【答案】资源:资源泛指社会财富的源泉。它既包括自然资源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等,也包括社会资源如资金、人才、信息等。在诸多资源中,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对管理者来说最为重要。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比较,具有支配性、成长性、自控性、社会性、消耗性的特点。
4. 知识经济
【答案】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指对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率,或者说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特征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有:①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基础; ②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 ③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主要角色; ④人力资本素质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
5. 教学质量管理
【答案】教学质量管理是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安排教学活动,并对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学校教学管理的中心任务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工作能否实现教育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水平。教
学质量的管理就是通过各种管理活动,使教学效果达到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的要求,从而保证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人才的规格。教学质量管理,既是学校教学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搞好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6. 学校领导体制
【答案】学校领导体制是指学校内部领导和管理的根本制度。它是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领导和管理学校的组织原则、组织机构及重要制度。中国公立学校的领导体制,一般由国家教育立法或最高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私人、集体或团体所办学校的领导体制,由办学机构根据不同情况,经主管领导部门批准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学校领导体制几经变化,高等学校采用过以下几种领导体制:①校(院)长负责制; ②党委领导下的校(院)务委员会负责制; ③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院)长为首的校(院)务委员会负责制; ④党委领导下的校(院)长分工负责制。普通中小学采用过以上几种领导体制:①校务委员会制; ②校长负责制; ③党支部领导上的校长负责制; ④当地党委和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⑤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7. 目标管理
【答案】目标管理是以组织的总目标为中心,运用系统方法建立分层的目标体系,通过分权调动被管理者的能动性,从而有效地完成组织任务的现代管理方法。其特点包括:①面向未来; ②系统性的管理; ③重视成果的管理; ④重视人的管理。目标管理的具体形式各种各样,但都表现为一种程序或过程,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这一概念于1954年由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以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最先采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之后便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迅速流传,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及其他各种组织的管理实践当中。
8. 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答案】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从宏观角度讲,是指整个社会全部教育活动的投入产出状况,或国家为教育部门所投入的资源的利用效率; 从微观角度讲,是指一定部门,一定地区或学校教育活动中的投入产出状况,特别是学校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制约,用于发展教育资源十分有限,所以,一方面要广辟教育投资来源,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又要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教育浪费。
二、简答题
9. 有哪几种基木的组织理论,其内容要点是什么?
【答案】(1)古典组织理论
古典组织理论又称经典组织理论,它产生于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这一理论体系最初的理论
表述出现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一论著里。后来马克斯·韦伯在研究商业、政治和宗教组织的基础上,写出《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提出了完全按照理性建立起来的理想化的、高效率的组织模式,这种组织模式的基本特点包括:
①建立专业分工,把组织的全部活动划分为若干基本作业,作为公务分给组织成员。专业化的分工可以使工作规范化,提高效率。
②形成等级化的指挥系统。各种公职和职务都按照职权组织起来,每一职位有明文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③理性地进行人事行政,人员的任用完全根据职务的要求,规定每一职位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范围,根据个人所具备的技术资格进行任命,通过考试来进行,所任用的人员要进行专业训练。
④组织中的人际关系非人格化,以埋性为准则,决策只受规章左右,不受个人情感影响。 ⑤建立稳定、详尽的规章制度和办事程序,这些组织纪律任何人都不能违犯,这是组织活动及其成果稳定、连续、可预测的基础。
⑥管理人员有固定的薪金和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
⑦建立文牍制度。对所有正式决定都要作记录,这样使工作正规化,可以核查,从而避免决策个人化、随意化。
(2)人际关系组织理论
人际关系的组织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梅奥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在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经过西蒙等管理学家充实发展而成为行为科学的组织理论。这一学派先后提出的主要组织观点有:
①人是组织的主导因素,人控制着组织活动各种要素的运作。人是社会的人,在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中,逻辑的因素远不如感情因索重要。
②组织建设和工作任务分派要考虑人的需要和特点。
③建立新的权威概念和领导能力概念,以上下级的协作态度和协作制度为基础建设起新的组织秩序,用信息沟通代替指挥监督,领导者以与下级平等的身份来协调工作,使被领导者心悦诚服地协助工作,完成任务。
④重视和推动非正式组织发挥积极作用。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是互相依存的,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有很大影响。
(3)社会系统理论
社会系统学派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其代表人物巴纳德将科学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流派理论联系到一起。在对组织进行分析的方法上,这一流派不像前面两个流派那样宏观、简单,而是分析组织中起作用的力量的种类和性质,以及它们互相作用的方式,因而更深刻、更具有实践性。这一学派的主要观点包括:
①将组织看作活动的协作系统,认为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协作系统,任何组织都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部分,而不是由有限成员组成的孤立系统,人与人、组织与组织只有在协作中才能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