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鼻咽喉科(医学高级)题库>诊断学基础题库

问题:

[多选] 体温上升期的主要表现为()

A . 呼吸加快变深
B . 出汗、皮肤潮湿
C . 疲乏无力
D . 皮肤发红并有灼烧热
E . 皮肤苍白,畏寒或寒战

男性,34岁。劳力性心悸、气促5年。因淋雨后出现高热不退,伴有寒战10天。在当地医院给予青霉素800万单位静脉滴注,1次/日,连续10天,症状无明显改善。查体:T39.6℃,BP150/50mmHg。心尖搏动增强,并向左下移位,心尖区可闻及全收缩期杂音和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双肺未闻及啰音。手掌、足底可见出血点,双下肢轻度水肿。根据患者情况,应该采取的治疗措施是(提示:检查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二尖瓣上赘生物5mm。应用泰能和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7天,体温波动在38.5~40℃。今日患者出现左侧肢体不能活动。查体:血压85/40mmHg。胸骨左缘3、4肋间有柔和的舒张期震颤,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双下肢水肿加重。二尖瓣上赘生物增大到12mm。脑部出现两个约1.5cm大小的梗死病灶。白细胞2.8×10/L,中性94%,血红蛋白75g/L,血小板70×10/L。尿蛋白(++++),血红蛋白尿。)() A.尽快手术治疗。 调整抗生素,加大剂量。 待血培养阴性后手术。 待尿常规恢复正常后手术。 待肺部感染控制后手术。 待偏瘫症状改善后手术。 患者男,16岁,因“运动后上腹部胀痛”来诊。胃镜:胃体部后壁隆起性肿块,3cm×5cm。胃镜超声:肿块累及胃壁肌层。行肿块穿刺组织学检查:病变由较单一的上皮样细胞组成,细胞排列呈片状,细胞间质缺乏胶原,血管丰富扩张。如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鉴别诊断,对诊断尤为重要的抗体是()。 A.S100P。 SMA。 DOG1。 SYN。 CD117。 胡女士,20岁,因心悸、气急伴双下肢水肿3年,加重3天入院,诊为风湿性脏病二尖瓣狭窄兼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力衰竭二度(心功能Ⅲ级),给予地高辛等药物治疗。护士每次给病人口服地高辛前均应测量()。 A.血压。 体温。 脉搏。 呼吸。 体重。 冠心病Ⅰ期康复中的上下楼训练,错误的是()。 下楼的运动负荷不大。 必须保持非常缓慢的上楼速度。 上楼的运动负荷主要取决于上楼的速度。 顺利完成上下楼的活动是Ⅰ期康复的终点。 尽量坚持不停顿地上下1~2层楼,以提高心肌的内在收缩能力。 能清虚热、解暑热、除疟热的药物是()。 青蒿。 地骨皮。 白薇。 银柴胡。 胡黄连。 体温上升期的主要表现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