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化读本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填空题

1. 汉代通行的汉字字体是_____。

【答案】隶书

【解析】汉代是书法艺术成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隶书定型,草书、行书、楷书也应运而生,终于形成隶书盛行、诸体皆备的辉煌局面。到东汉,隶书成为官定标准字体。这一书体的变革,文字史上称为“隶变”。这种隶变后通行的隶书,即为“汉隶”。

2. _____,又称“铜胎掐丝珐琅”,制作过程很复杂,有三十多道工序。

【答案】景泰蓝

【解析】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它的制作过程很复杂,有三十多道工序。先要制作铜胎,然后在铜胎上作画,即掐丝; 再在图案上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叫做点蓝。最后经高温烧后而凝结。烧好之后,还要细细打磨,再经镀金,一件景泰蓝制品就完成了。

3. 东北秧歌要求舞蹈者舞得稳中浪,浪中俏、_____。

【答案】俏中哏

【解析】东北气候寒冷,秧歌的强劲动作,使扭秧歌的人浑身发热,秧歌的强烈音响,使村镇热闹非凡。以往秧歌艺人多活跃于春节期间,活跃于众多的庙会,平时则组班去近村远镇流动演出,丰富了东北农村的文化生活。吹响唢呐、敲起大鼓,扮“上装”(女)、“下装”(男)的演员舞活了的扇、帕,总让人看不够。正像艺人们所说:“两个人逗在一起,要能随机应变,手脚灵活,上装上什么相,下装配什么相,不能现相,现相就脱板了(脱离节奏),两人一问一答,心心相印。要舞得稳中浪(活泼)、浪中俏、俏中哏。”

4. 《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雅》又分_____。

【答案】《大雅》、《小雅》

[解析】《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1篇,共105篇。

5. 禅宗的六祖是_____,他主张“顿悟”,开创了南派禅宗,后来逐渐成为禅宗的主流。

【答案】慧能

【解析】慧能是禅宗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主张“顿悟”,即“南禅”,后来逐渐成为禅

宗的主流,记载其思想的《坛经》是禅宗最重要的著作。禅宗的特点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主张我心即佛,识心见性,以心传心,不用背诵经卷,只要坐禅修行即可。

二、名词解释

6. 沉郁顿挫

【答案】沉郁顿挫是对杜甫诗歌风格的集中概括。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出语谋篇的曲折、变化的多端、转换穿插的波澜壮阔以及韵律变化等。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及其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恰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

7. 洗三

【答案】“洗三”,又称“三朝”,是中国汉族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举行庆贺仪式。在这之前之后,小孩的父亲要向岳父家报喜,所携带的礼物常暗示婴儿性别,如连云港一带以“喜蛋”数目为标志,若生男用单数如89, 99等,若生女用双数如56, 66等。产房或临街门口挂红布、桃枝等物,表示婴儿降生,向乡邻报喜。这一习俗产生很早,《札记》就有生男“设弧于门左”,生女“设悦于门右”的记载。“洗三”是家庭庆贺添人进口的仪式,也是标志新生儿脱离母体降生人世的象征性仪式。北方多用热水浸泡艾叶、花椒等,由老年妇女为婴儿擦身,认为这样做可以去掉胎气。有的地方在给婴儿洗澡时还要唱喜歌,预祝他长大成人之后能够读书做官,出人头地。

8. 四合院

【答案】四合院是中国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在汉族、纳西族、白族广泛流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部分流行,它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中国的传统观念。四合院的特点主要有:①院落四面均有墙壁,墙壁没有窗子,仅有大门与外面相通,一家之活动,均在院墙之内,与外面不相沟通,是封闭观念的符号; ②房屋布局与家庭成员的住房安排有严格的规定,是家长制的符号; ③专门设有堂屋,是中国人伦理的符号; ④四方房屋之下皆有檐下回廊,檐下回廊和天井成为各房成员交融感情的场所,是融汇亲缘感情、增强内聚倾向的符号。

三、简答题

9. 分析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答案】杜甫是一位集前人大成,又开后人无数法门的诗人,呈现出独特而鲜明诗歌艺术风格,具体表现在:

(1)沉郁顿挫的风格

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沉郁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枪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长篇如此,短章也如此。例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北征》、《洗兵马》、《壮游》、《同谷七歌》、《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秋兴八首》都是这样的例子。沉郁顿挫,是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 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2)萧散自然的风格

除沉郁顿挫之外,杜诗还有其他的风格。在杜诗的多样风格中,萧散自然,是又一重要特色。闲适情趣,安静明秀的境界,细腻的景物描写,形成萧散自然的特色。这类诗不少,如《水槛遣心二首》其一,鱼鸟自得其乐,在一片宁静的氛围里,生一份闲适愉悦情思。“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江亭》)“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漫成二首》其一)“野船明细火,宿鹭起圆沙。”(《遣意二首》其二)“芹泥随燕嘴,花蕊上蜂须。”

(《徐步》)“仰蜂粘落絮,行蚁上枯梨。”(《独酌》)这些都是萧散心境、闲适情趣的产物。这类风格最有代表性的,是《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把萧散自然的情怀抒写得从容和优雅。《绝句漫兴九首》也是如此。

10.简述中国古代戏曲的审美特性。

【答案】中国古代戏曲是指兀明清时期戏曲的成熟形态,主要是指杂剧、戏文与传奇。戏曲作为中国古代一种文学艺术样式,具有与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迥然不同的审美特性。

(1)戏曲具有小说般容纳广阔生活、结构复杂事件的艺术能力。杂剧一般为四至八折,戏文、传奇一般为三十至五十出,可以容纳十几个以至几十个人物形象。戏曲的艺术容量之大,足以反映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

(2)戏曲在结构众多人物和复杂事件时,不作平铺直叙,而是灵活地调动时间和空间,使事件的进展曲折变幻,又脉络贯通,一气呵成。

(3)戏曲形象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对托物比兴、情景交融进行扩展和开拓。景物描写与人物性格刻画融为一体,人物的身份、教养、性格、心境不同,对景物的领会、感受和描述也就不同。

(4)与中华民族敦实内向的民族性格和幽邃深细的民族心理有关,古典戏曲文学继承犷中国诗歌传统的意在言外、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

四、论述题

11.《红楼梦》与前代章回小说比,有哪些发展和进步?

【答案】《红楼梦》是一部精心构撰的巨作。“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小寻常。”在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