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广西大学商学院(学硕)企业管理学(概论)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信息管理如何分类?

【答案】信息管理的分类包括:

(1)按管理的层次分类,信息管理可分为宏观信息管理、中观信息管理、微观信息管理。

(2)按管理的内容分类,信息管理可分为信息生产管理、信息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产业管理、信息市场管理等。

(3)按应用的范围分类,信息管理可分为工业企业信息管理、商业企业信息管理、政府信息管理、公共事业信息管理等。

(4)按管理的手段分类,信息管理可分为手工信息管理、信息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等。

(5)按信息的内容分类,信息管理可分为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管理、教育信息管理、军事信息管理等。

2. 信息有哪些性质和特征?

【答案】信息具有客观性、时效性、不完全性、层次性、价值性等性质。

(1)信息的客观性是指信息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

(2)信息的时效性是指从信息源发送信息,经过接收、加工、传递、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时间间隔愈短,使用信息愈及时,使用程度愈高,时效性愈强。

(3)信息的不完全性是指关于客观事实的信息是不可能全部得到的。

(4)信息具有层次性是因为管理系统是分层次的,处在不同级别的管理者有不同的职责,处理的决策类型不同,需要的信息也不同,包括战略层管理信息、战术层管理信息和作业层管理信息。

(5)管理信息是经过加工并对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是劳动创造的,是一种资源,因而是有价值的。

(6)其他性质:可传递性、可存储性、可扩散性、可加工性、共享性等特性。

3. 什么是风险投资? 它具有哪些特征?

【答案】风险投资的含义及特征分别为:

(1)风险投资的含义

风险投资又称风险资本或创业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向蕴涵着失败风险的高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

(2)风险投资的特征

风险投资与一般投资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①风险投资具有较高的风险

风险投资顾名思义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行为。风险投资的投资对象多是高技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它看重的是投资对象潜在的技术能力和市场潜力,因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投资所承担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金融风险、环境风险等一系列风险的组合,因而容易出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从国外实践来看,一般由风险投资公司支持的风险企业,仅有5%~10%获得成功,20%~30%完全失败,60%~75%受挫。

②风险投资具有较高的收益性

高风险必然要求高收益。风险投资虽然失败的可能性远大于成功的可能性,但技术创新一旦成功,由于此时市场上鲜有对手,便可以获得高额回报。

③风险投资的收益多表现为资本利得

风险投资的目的不在于获取财务利润,也不在于不断获取利息,而是违过投资和提供增值服务把投资企业做大,然后通过公开上市(IPO )、兼并收购或其他方式退出,在产权流动中实现投资回报。

④风险投资具有很强的参与性

风险投资者在向高技术风险企业投入资金的同时,还参与企业或项目的管理,从产品的开发到商业化生产、市场的开拓,从机构的组建、经理的人选到企业形象设计、企业上市等,风险投资者始终都要参与。风险投资者对风险企业不仅承担“孵化”作用,还要承担“哺育”责任。

⑤风险资本具有再循环性

风险资本是以“投入一回收一再投入”的资本运行方一式为特征的。

风险投资者在风险企业的创业阶段投入资本,一旦创业成功,则立即在资本市场上转让股权或抛售股票,收回资本并获得高额利润。风险资本退出后,带着更大的投资能力和更大的雄心去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使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涌现,从而推动高科技产业化的进程,带来经济的繁荣。

4. 现代组织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 理解这些理论观点对学习组织管理有何意义?

【答案】组织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组织理论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二种基本的观点。

(1)理性模式的组织观

这种基本观点是在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背景下产生的,以韦伯的古典行政组织理论为典型代表。该观点认为,组织是一个建立专业化分工协作基础之上的机械式的结构; 组织的事务应划分成若干职务职位,从上到下形成一个垂直的行政权力指挥链; 组织的各层次上的职务人员在处理组织事务时应该按照“完全理性”的原则进行; 应将组织的所有者与组织中专业人员分开,组织的所有者应选举产生,而组织中的职能人员可以通过考试、招聘、培训等方式选用。

(2)开放系统的组织观

这种基本观点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系统理论的兴起并渗入到管理领域而产生的。该观点认为,组织是一个在一定环境之中为了实现既定目标,有着特定行为功能的开放性系统。组织系统在运行中与外部环境发生信息、物质、能量的交换,自身有着特定的结构形式和特定的行为

功能。在开放系统的组织观指导下,对组织的运行管理,要求管理者特别关注其目标、功能和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注组织系统内部资源的整合利用; 关注组织系统与外部环境动态协调适应的关系; 关注组织中单个个体行为效益与组织整体行为效益之间的关系; 强调建立组织的自适应、自学习、自组织能力。

(3)生态系统的组织观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理论向社会管理领域中的渗透,学者们提出了生态系统的组织观。该观点认为,组织是一个为实现一定日标而存在的类生命体的有机结构。在一个组织中,既存在着保持组织结构相对稳定的维生体系,这种维生体系表现为一定组织内所存在的以责权关系为基础的职位职务关系网络; 还存在推动和促使组织不断成长发展的创生体系,这种创生体系表现为在环境压力下组织管理体系对此做出的反应和适应的能力,表现为组织对环境变化的自适应性,自学习能力。在生态系统的组织观指导下,组织管理者不仅要关注组织实体自身内部结构的完善和健康,而且要在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下来协调组织个体与社会环境中的其他组织个体的关系,形成一个有利于组织成长发展的生态群落。

5. 怎样对风险投资进行管理?

【答案】可通过以下方式对风险投资进行管理:

(1)风险投资项目的决策风险投资项目的决策一般包括项目遴选、项目审查、企业家素质评估和项目决策四个步骤。

(2)风险投资的项目管理

风险投资的项目管理通常包括资金投入安排、股权结构的安排和项目管理咨询服务等方面。

(3)风险投资退出的管理

风险投资的成功与否取决于风险投资能否成功退出。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主要有三种:公开上市、股份转让以及清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