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52土地资源管理之土地利用规划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公众参与
【答案】公众参与是指社会群众、社会组织、单位或个人作为主体,在其权利义务范围内有目的的社会行动。它是一个连续的双向地交换意见过程,以增进公众了解政府机构、集体单位和私人公司所负责调查和准备解决的环境问题的做法与过程。“公众参与”是一种有计划的行动; 它通过政府部门和开发行动负责单位与公众之间双向交流,使公民们能参加决策过程并且防止和化解公民和政府机构与开发单位之间、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冲突。
2. 人地协调理论
【答案】人地关系即人类与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在人类出现以后地球上就己客观存在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人地协调理论就是研究人地关系的理论。由于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范围的扩大和相互作用形式的复杂化,地球上几乎不存在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纯自然界。作为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界,己经基本上成为社会化了的自然界,人化了的自然界。
3. 土地利用原理
【答案】土地利用原理是指从土地、土地利用和原理三个要素出发和土地和利用两个角度出发,研究土地的自然历史特征、社会经济,以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的原理。土地利用原理包含土地、土地利用和原理三个要素,对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两个概念的正确理解是研究相关问题的逻辑起点。
4. 土地利用战略
【答案】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是指对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全局性、根本性的谋划。土地利用战略要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对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关系调整,做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安排,提出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部署和战略措施。土地利用战略也是多层次多部门的,它们可以划分为全国性、区域性和部门性的。它们将成为各级、各类土地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组成部分。土地利用战略既要以经济发展战略为依据,又要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二、简答题
5.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土地利用战略目标,体现土地利用的目的。土地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人们对土地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我国人口多,人均土地少,耕地资源不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继续增长,土地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因此,协调用地矛盾,保持土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保证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的需要,使国民经济有计划、协调、稳定发展是全国和各个地区土地利用的总目标,也是土地利用战略总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预期发展水平,解决有限土地资源在各区域间、在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特别是农业和非农业建设之间以及大农业内部合理分配等问题,提出最佳的上地利用结构模式及其空间布局。
6. 简述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答案】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基本关系
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都是以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为依据,以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为原则进行编制的。因此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联系
①城市规划在规划空间和地位上从属于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全面性的,它是对行政区域内个部土地的利用结构及其布局所做的安排,而城市规划则属于局部性的,它着重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的建设用地的分类及其布局的安排。
②规划均以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为核心。土地利用规划本质上就是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所进行的一项综合部署,其中中心任务是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布局和土地利用方式,以达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和保护土地的目的。而城市规划重点是用地规模的确定、用地选择和用地分类及布局等。在用地上也是以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问资源为核心。③规划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基本相似。不论是土地利用规划还是城市规划都必须遵照一定的规律,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分析方法上二者一般都采用系统分析法、统计分析法以及静态与动态、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④规划依据的法律法规相似,并均需与其他规划相衔接。二者都要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同时它们还要与相关规划,如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农业区划等衔接,确保相互间的协调统一,并在本规划中进一步贯彻和深化。此外,各部门专项规划和中长期计划也是两项规划的重要参考。
(3)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区别
①规划主管部门不一致。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分属不同部门管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各有侧重。在现行的机构设置下,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分别由国土管理部门与规划部门编制,二者在行政上是同级,其均在各自的行政体系内完成,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均接受来自上级行政部
门的指导与监督。
②规划的出发点不相同。土地利用规划立足于当地土地资源现状,遵循“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求得土地资源在各地间的合理配置,特别强调优先保护耕地,对建设用地的供给实行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城市规划则强调城市发展的需要,从城市用地需求出发,要求将城市“做大”,虽然也强调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但对土地的供给量考虑不多。
③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方法的差异。城市规划以城市人口规划预测为基础,以人均用地指标为依据确定城市规划区建设用地规模。土地利用规划在建设用地规模的确定上强调从区域的社会经济和土地资源条件出发,从区域层次上合理确定城市用地规模。
④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和统计方法不一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的是土地详查资料,它是在以往统计资料的基础上,经过逐一调查、核实、纠正而形成的,可信度较高; 而城市规划依据的是城建部门的统计资料,城市部门在对本部门的用地进行统计时,往往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所得到的数据为概查和估算数据,与详查资料存在‘定差异。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
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相协调和衔接的中心内容是城市的用地扩展规模和用地扩展方向。其中城市规模是协调和衔接的重点和核心,城市规模主要包括人口和用地规模,而人口规模又起决定作用。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
②土地分类需要协调;
③两个规划中确定城市用地规模要协调;
④用地布局需要协调。
7. 水库规划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答案】(1)水库规划的内容
首先在流域规划中选定坝址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查和勘测修建坝的各种条件,再根据水库的主次任务,考虑综合运用,分析水库的各项任务可能满足的程度,然后进行各种水位和库容的分析计算,进步确定水库工程的规模,最后估算水库工程的工程量和长期效益。
(2)水库规划的日的
①水库是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和水利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城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改善生态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②水库规划能够充分发挥水库在防洪、灌溉、供水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综合作用,增强其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城市的发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