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715美术专业理论之艺术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715美术专业理论之艺术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2

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715美术专业理论之艺术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14

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715美术专业理论之艺术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26

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715美术专业理论之艺术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41

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715美术专业理论之艺术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53

一、名词解释

1. 艺术

【答案】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创造审美对象的精神生产活动。作为一种生产,艺术是感性的、客观的、有目的的、对象化的实践活动; 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它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具有能动反映性和一定的意识形态性; 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艺术以创造审美对象、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作为其特有的目的。

2. 巴洛克艺术

【答案】巴洛克艺术是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巴洛克”一词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巴洛克艺术潮流对当时的艺术设计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波及到雕刻、绘画、家具、服装、音乐等领域。其代表作家作品有普杰的《克罗托那的米罗》、卡拉瓦乔的《埋葬基督》、卡尔德隆的《人生如梦》等。

巴洛克艺术的特点主要有:①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②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③运动与变化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④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⑤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 ⑥浓重的宗教色彩; ⑦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花纹一般。

3. 自然主义

【答案】自然主义是19世纪后半期的一种文艺创作思潮。自然主义以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和泰纳的实证主义美学为理论基础,其本质在于表面地描绘现实的个别现象,轻视艺术的概括,拒绝对所描绘的事物作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和美学的评价。作为创作方法,自然主义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在文学艺术上,以“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作为出发点的自然主义创作倾向,同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一样源远流长。

4. 典型人物

【答案】典型人物,又称“典型”、“典型性格”、“典型形象”,是指具有鲜明特点的个性,同时又能反映出特定社会生活的普遍性,揭示出社会关系发展的某些规律性和本质方面的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性格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表现为非常复杂的状况,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受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所制约; 另一方面又受到作家创作意图的影响。只有直接体现时代的特色和要求,又引起

作者特别注意,井被用以寄托作者对社会、人生等重大问题的态度和看法的性格成分,才能成为典型性格中反映某些社会本质的东西。因此,典型人物的共性一般都带有阶级性,而且带有某一时代、民族、地域、阶层的人物所共有的属性。

5. 异质同构

【答案】异质同构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核心,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阿恩海姆。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在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觉组织活动和人的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有可能激起审美经验,这就是异质同构。该学说综合运用了现代科学的系统论、整体论,综合了心理实验与其他相关科学的研究成果,但其学说忽视了社会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对人的情感活动、审美活动的影响,有其局限性。

6. 文人画

【答案】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甲意画”、“士夫画”,是指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作为正式的名称由元代画家赵孟頫首次提出。“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抒发“性灵”和“个人抱负”,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文人画具备学养深厚、言之有物、格调高雅的特征,其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呈现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历代文人画对中国画的美学思想和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都有很深的影响。

7. 主题

【答案】主题是透过题材所暗示出来的思想内涵。主体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题材本身的客观意义的契合,从中生发出的具有某种社会意义的思想,也就是作者对题材不断认识理解,所提炼出的明确的思想。主题是构成艺术作品的主导因素,所以被称为是作品的“灵魂”、“统帅”。艺术作品的主题可以是政治性的、哲学性的、伦理性的、宗教性的、生活情趣的、自然之美等性质的。

8. 意境

【答案】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艺术中,意境是指艺术作品所创造的审美意象整体达到情与景高度融会、艺术家自我与客观物象实现深刻交流而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在长期的美学探讨的基础上,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提出的意境说产生了重大影响:意境首先是“情景交融”,艺术家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对象之中,成为一种客观化的情感,即移情于景,借物抒情。意境不仅只是情与景的融合,而且也是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及审美理想与客观景物的融合。

9. 格调

【答案】格调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

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集中体现。格调有高下雅俗之分。格调高雅的作品一般说具有健康的内容、深刻的思想,赋予生活以新的意义,还体现出艺术家的独立人格和严肃认真对待社会、人生与自我的态度。独特的艺术风貌只有与崇高的格调统一起来,才能产生优秀的艺术作品。格调高低与艺术作品的种类无关。格调高低不仅在于表现什么,也在于怎样表现。

10.艺术符号

【答案】艺术符号是符号学文学批评的术语之一,语出德国哲学家卡西尔的《人论》。卡西尔认为“艺术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或符号体系”,它是对“人类经验的构造和组织”。艺术符号与日常言语符号的差别不在手段而在日的,前者表现美感,后者表现概念。后美国学者苏珊·朗格提出“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概念的符号”,她认为艺术符号不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更是浓缩情感记忆的生命精神。艺术符号具有任意性的特点,即声音与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完全是使用语言的社会集团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习惯。

二、简答题

11.淡谈你对“有意味的形式”的看法。

【答案】(1)“有意味的形式”的含义

“有意味的形式”指英国艺术批评家克利夫。贝尔提出的关于“艺术本质”的理解。贝尔通过“后印象主义”绘画发现了线条、色彩的构成关系及其排列组合在艺术作品中的独立价值和意义,他把这种构成方式和排列组合称为“有意味的形式”。

(2)“有意味的形式”观念的重要影响

①对形式的强调反映了19世纪以来艺术创作的变化和美学研究的转折

自古希腊以来,西方艺术一直注重再现现实,西方美学也是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占据统治地位,虽然也有一些注意形式的倾向,但基本上都是些支流,这种情况直到塞尚出现后才得到改变。塞尚抛弃了再现性因素,代之以主观重构的绘画形体,自那以后,形式主义逐渐形成一股巨大的潮流,克利夫·贝尔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正是从美学上对这一思潮进行辩护和总结。

②“有意味的形式”直接为现代主义创作提供了理沦依据

其推动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在美学上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为破除传统美学中的机械的形式——内容二分法,开展情感与形式之间对应关系的研究,揭示艺术作品的独立性等方面打开了新的思路。

(3)“有意味的形式”观念的缺陷

①将问题神秘化

细加推敲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理论,不难发现其循环论证的弊端,即把问题神秘化了,而且最终也未能解决意味的本质问题,这给他的理论带来了一些缺憾。

②贬低了一切再现性、写实性艺术

贝尔并不把形式看作是唯一的东西,他认为,线条和色彩的组合中体现了一种特殊的意味,这意味来自于艺术家的精神。但贝尔对什么是“意味”,怎样能激起审美情感,没有圆满解释,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