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宁夏大学计算机网络(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综合题

1. 有人认为,既然某种网络技术提供的是不可靠的服务,那就说明在网络上所做的操作及其结果都是不可靠、不可信的,因此网络应取消不可靠的服务模式。请加以评述。

【答案】其观点是不正确的,网络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在传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差错。而不可靠的传输是以一种尽可能正确的信息传输方式,并不保证信息的正确。但是如果使用一定的协议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就要花费额外的开销。所以在传输过程中不必每一层都要实现可靠传输,而造成太大的开销。可以在信息交付给应用程序前的某一层完成数据的正确性检查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而不需要在传输的每一层都保证可靠传输,所以不可靠传输还是有其存在的价值。

2. 假定一个发送端向个接收端发送多播数据流,而数据流的路径是一个完全的二叉树,在此二叉树的每一个结点上都有一个路由器。若使用RSVP 协议进行资源预留,问总共要产生多少个资源预留报文RESV (有的在接收端产生,也有的在网络中的路由器产生)?

【答案】根据题意,该二叉树有个叶结点,故二叉树的深度为n+1。每一个节点向其上游节点发送一个RESV 报文,所以总共发送的报文数为

3. 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试比较其优缺点。 (个)。

【答案】(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两种服务: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和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

①虚电路服务。计算机进行通信前应先建立一条虚电路,然后双方沿着已建立的虚电路发送分组;

②数据报服务。计算机在发送分组时不需要先建立连接,每一个分组(即IP 数据报)独立发送,与其前后的分组无关;

(2)优缺点比较如表所示。

表 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优缺点比较表

①从占用通信子网资源方面:虚电路服务将占用结点交换机的存储空间,而数据报服务对每个分组都有其完整的目标地址独立选径,如果传送大量短的分组,数据头部分远大于数据部分,则会浪费带宽;

②从时间开销方面:虚电路服务有创建连接的时间开销,对传送小量的短分组,显得很浪费;而数据报服务决定分组的去向过程很复杂,对每个分组都有分析时间的开销;

③从拥塞避免方面:虚电路服务因连接起来的资源可以预留下来,一旦分组到达,所需的带宽和结点交换机的容量便已具有,因此有一些避免拥塞的优势,而数据报服务则很困难;

④从健壮性方面:通信线路的故障对虚电路服务是致命的因素,但对数据报服务则容易通过调整路由得到补偿,因此虚电路服务更脆弱。

虚电路服务适用于具有交互作用的信息,不仅及时、传输较为可靠,而且网络开销小;数据报服务适用于传输单个分组构成的、不具交互作用的信息以及对传输要求不高的场合。

4. 设TCP 的ssthresh 的初始值为8(单位为报文段)。当拥塞窗口上升到12时网络发生了超时,TCP 使用慢启动和拥塞避免。试分别求出第1次到第15次传输的各拥塞窗口大小。

【答案】首先拥塞窗口初始值为1,采用慢启动,接下来窗口值按指数规律增长,因此随后窗口大小分别为2、4、8。当拥塞窗口cwnd=ssthresh时,进入拥塞避免阶段,其窗口大小依次是9、10、11、12, 直至上升到12为止发生拥塞。

然后,cwnd 重新设置为1,ssthresh 值更新为6,慢启动阶段的窗口大小依次是1、2、4、6。

接着进入拥塞避免阶段,窗口大小依次是(仅列出到第15次传输的情况)7、8、9。

所以第1次到第15次传输的各拥塞窗口大小依次为1、2、4、8、9、10、11、12、1、2、4、6、7、8、9。

5. 文件传送协议FTP 的主要工作过程是怎样的?主进程和从属进程各起什么作用?

【答案】FTP 的服务器进程由两大部分组成:

一个主进程,负责接受新的请求;另外有若干个从属进程,负责处理单个请求。

主进程的工作步骤:

(1)打开熟知端口(端口号为21), 使客户进程能够连接上;

(2)等待客户进程发出连接请求;

(3)启动从属进程来处理客户进程发来的请求。从属进程对客户进程的请求处理完毕后即终止,但从属进程在运行期间根据需要还可能创建其他一些子进程;

(4)回到等待状态,继续接受其他客户进程发来的请求。主进程与从属进程的处理是并发地进行的。

FTP 使用两个TCP 连接:

控制连接在整个会话期间一直保持打开,FTP 客户发出的传送请求通过控制连接发送给服务器端的控制进程,但控制连接不用来传送文件。

实际用于传输文件的是“数据连接”。服务器端的控制进程在接收到FTP 客户发送来的文件传

输请求后就创建“数据传送进程”和“数据连接”,用来连接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数据传送进程。

数据传送进程实际完成文件的传送,在传送完毕后关闭“数据传送连接”并结束运行。

6. 解释为什么突然释放运输连接就可能会丢失用户数据而使用TCP 的连接释放方法就可保证不丢失数据。

【答案】当主机1和主机2之间连接建立后,主机1发送了一个TCP 数据段并正确抵达主机2, 接着主机1发送另一个TCP 数据段,主机2在收到第二个TCP 数据段之前发出了释放连接请求,如果就这样突然释放连接,主机1发送的第二个TCP 报文段会丢失。而使用TCP 的连接释放方法,主机2发出了释放连接的请求,只会释放主机2到主机1方向的连接,即主机2不再向主机1发送数据,但仍然可接收主机1发来的数据,所以可保证不丢失数据。

7. 详述CSMA/CD协议的工作原理,为什么CSMA/CD网络不适合实时应用。

【答案】(1)CSMA/CD的全称为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是在局域网中被广泛应用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由IEEE802.3标准定义。在CSMA 机制中,由于可能存在多个结点侦听到信道空闲并同时开始传送数据,从而造成冲突。于是,CSMA/CD在CSMA 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功能:冲突检测-是指结点在边发送数据的同时边检测信道上是否有冲突发生,如果有,则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次重发数据。

CSMA/CD媒体访问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是在发送数据前,先监听总线是否空闲。若总线忙,则不发送;若总线空闲,则把准备好的数据发送到总线上。在发送数据的过程中,工作站边发送边检测总线,是否自己发送的数据有冲突:若无冲突则继续发送直到发完全部数据;若有冲突,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但是要发送一个加强冲突的信号,以便使网络上所有工作站都知道网上发生了冲突,然后,等待一个预定的随机时间,且在总线为空闲时,再次重新发送未发完的数据。

(2)因为CSMA/CD是用户共享信道,当同时有用户需要使用信道时会发生碰撞,造成冲突,对实时应用通信来说,突发式的数据更不利于使用CSMA/CD方式。

8. 试解释无线局域网中的名词:BSS , ESS , AP , BSA ,DCF , PCF 和NAV 。

【答案】(l )BSS :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802.11标准规定无线局域网的最小构件是基本服务集。一个基本服务集BSS 包括一个基站和若干个移动站,所有的站在本BSS 以内都可以直接通信,但在和本BSS 以外的站通信时都必须通过本BSS 的基站;

(2)ESS :扩展的服务集(Extended Service Set )。一个基本服务集通过接入点AP 连接到一个主干分配系统DS ,然后再接入到另一个基本服务集,就构成了一个扩展服务集;

AP :接入点(3)(Access Point)。基本服务集里面的基站称作AP , 用于无线网络的无线HUB , 是无线网络的核心。它是移动计算机用户进入有线以太网骨干的接入点;

(4)BSA :基本服务区(Basic Service Area)。一个基本服务集BSS 所覆盖的地理范围; (5)DCF :分布协调功能(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802.11标准设计的MAC 层包含两个子层,下面的一个子层就是DCF 。DCF 在每一个结点使用CSMA 机制的分布式接入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