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344风景园林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建筑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卜千秋墓

【答案】卜千秋墓是河南省洛阳市烧沟村附近的西汉晚期壁画墓,1976年由洛阳市博物馆发掘出土。墓主为卜千秋,卜千秋墓为夫妇合葬墓,由长方形主室和左右两耳室组成,主室全部由特制的空心砖砌筑,顶部仿券顶做成两坡平脊形式。卜千秋墓画以绘于脊顶的墓主升仙图为主,壁画分布在主室脊顶、门额、后壁上部及隔梁的两面。在门额和后壁上部绘有仙禽、怪兽和四神等。在狭长的脊顶上,绘着由日、月、伏羲、女娲以及四神、仙禽神兽构成的天上世界,男女墓主则在仙人的引导下,乘仙鸟和龙舟凌云飞升,风格朴拙传神。

2. 九脊顶

【答案】九脊顶,清称歇山顶,是中国古建筑的一种屋顶形式,屋顶上半部为两面坡,下半部为四面坡,是悬山顶与庑殿顶上下相交而成。它由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

3. 大明宫

【答案】大明宫是唐代宫殿,始建于唐代早期,唐后期毁于兵乱。根据史籍,大明宫为唐高宗以后的主要朝会之所。大明宫的平面形状,南部呈长方形,北部呈梯形,面积3.2平方公里,版筑夯土城墙。在东西北三面都有与宫墙平行的夹城,殿亭建筑遗址多在宫城北部。

4. 南禅寺

【答案】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距今1200多年,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其大殿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寺中唐代雕塑精湛,堪称唐代雕塑艺术的珍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5. 《营造法式》

【答案】《营造法式》是北宋时政府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是我国古籍中最完整的一部建筑技术专书,著书人是将作监李诫,书中资料主要来自历来工匠相传的可行之法。此书是王安石推行政治改革的产物,目的是为了掌握设计与施工标准,节制国家财政开支,保证施工质量。

6. 工官

【答案】工官是秦汉时管理官府手工业的官署。从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律竹简中可以看到,

当时管理官府手工业的官署,县有工官、司空。汉承秦制,在中央及有些郡县设置工官,诸侯王国也有工官。工官产品主要供皇室御用、赏赐及官府军队的需要。考古发现的汉代铁器、漆器外多有工官字样。

7. 抱鼓石

【答案】抱鼓石,又称石鼓、门鼓、圆鼓子、石镙鼓、石镜,因一个犹如抱鼓形态承托于石座之上而得名。抱鼓石属于门枕石,分为“螺蚌”和“如意”两种形态,一般在四合院大门底部,位于宅门入口,由两块形似圆鼓的石制构件组成。抱鼓石是中国宅门中非贵即富的门第符号,是最能标识屋主等级差别和身份地位的装饰品。抱鼓石是物化的礼制文化符号,它是一种内在世界通过装饰符号语言展示于外在世界的典型事例。

8. 分心斗底槽

【答案】分心斗底槽是是宋代殿阁四种空间划分方式之一,简称分心槽,是指用一列中柱及柱上斗拱将空间分为前后两个相同的部分,一般用作殿门处理。

二、填空题

9. 清式大木做法分为大木大式和_,大木大式建筑使用_____,有时又称为殿式建筑。

【答案】大木小式;斗拱结构

10.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园林是_____代的_____。

【答案】清;承德避暑山庄

11.“阿以旺”是_____族的一种典型住宅形式,特指住宅的_____。

【答案】维吾尔;带天窗的大厅

12.中国现存唯一的木塔:_____,建于辽代。

【答案】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

13.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木构殿堂是_____代的_____。

【答案】明;故宫太和殿

14.佛教石窟著名的有敦煌石窟、_____石窟、麦积山石窟、_____石窟、天龙山石窟等。

【答案】河南洛阳龙门;山西大同

15.CCTV 央视新楼_____鸟巢_____

【答案】库哈斯;赫尔佐格与德梅隆

16.中国近代首批建筑师多毕业于美国的_____大学,那里曾是_____派的大本营。

【答案】宾夕法尼亚;学院

17.清代宫廷建筑设计和预算分别由样房和算房承担,样房是由雷姓世袭,称为_____,其祖雷发达是木工,所存建筑设计模型称为_____,图纸称_____。

【答案】样式雷;烫样;画样

18.《说园》的作者_____,他还设计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的“明轩”。

【答案】陈从周

三、简答题

19.试分析紫禁城规划及建筑特点。

【答案】(1)紫禁城规划

①前朝部分主要有太和、中和、保和三座大殿,其中最主要的是太和殿,它是封建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的中心,每逢皇帝登位、作寿、结婚、军事出征以及新年、中秋等重大节日,皇帝就在这里接受百官朝贺,颁布命令。

②后寝部分的房屋类型比前朝的多,这里有供皇帝日常办公的用房,皇帝、皇后、皇太子、皇妃、皇太后等居住用房和供他们游乐的建筑以及服务性用房。各大大小小的建筑群之间都有通道相联系,它们排列在中轴线的两边,多而不乱,显得很有次序。

(2)紫禁城建筑特点

①从建筑的功能上讲,可以分为供皇帝行使统治权力的办公用房和供生活、游乐的用房两大类。前者在古代称为朝政用房,后者称寝居用房。在总的安排上,紫禁城继承了前代的制度,即“前朝后寝”,朝房安排在前在后面,这也是符合使用的要求的。

②在建筑的安置上,将三大殿共同放在一个高台上。中国古代喜欢把重要的建筑建在高的台基上以显示出它们的威势。将太和、中和、保和三座大殿共同建在一个台基之上,台基有三层,共高8.17米。

③在广场两侧有两座配殿及其它的房屋相围,它们的体量都比三大殿小,都建在比较低矮的台基上,从总体环境上更加突出了太和殿的显赫位置。

20.试述清代建筑的发展特点。

【答案】清代建筑的发展特点如下:

(1)园林的极盛时期。清代皇家修建了大量的皇家园林,供统治阶级享乐。如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私家园林也得到极大的发展。

(2)喇嘛教建筑兴盛,如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的修建。

(3)住宅建筑因地而异,呈现出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局面。北方住宅以北京的四合院为代表,长江下游江南地区的住宅以封闭式院落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