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94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目录

2016年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94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一).... 2

2016年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94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二).... 8

2016年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94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三).. 16

2016年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94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四).. 21

2016年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94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五).. 28

一、论述题

1. . 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 …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己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1848年革命时期—编者)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己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8页)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答案】(1)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①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其中彻底的科学性尤为重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彻底的科学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违背了这个要求,认识就会脱离变化着的客观实际,丧失真理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

③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2)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应该是把坚持与发展统一起来。

①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而言的,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

②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问题的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③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坚持与发展是统一的。只有坚持,才能发展; 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 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梗桔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提出的根本要求。

2.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有:

(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卞义国家进入社会卞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①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革命实现的。无论是当时的俄国还是中国,劳动群众所受的多重压迫和剥削格外深重,使社会矛盾特别尖锐,出现了很好的革命形势。

②革命的主观条件也成熟了,集中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己经能够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正确地分析革命的客观条件和革命队伍本身的状况,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斗争策略,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运用各种斗争形式,直到发动武装起义,进行武装斗争,夺取革命的胜利。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①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不可能出现先进的生产关系长期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也不可能出现落后的生产关系能够长期容纳先进的生产力的现象。但是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来看,则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

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在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方面了。

③从历史上看,封建制取代奴隶制、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已有不是从最发达的地方

开始而是从薄弱的或不发达的地方开始的先例。

3. 如何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答案】(1)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以社会主义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为前提,设想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

②根据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调节生产:

③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扣除之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④没有商品生产,没有货币交换;

⑤没有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等。

(2)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年轻的社会制度,一直处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对它的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也只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如下概括:

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一定要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②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③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体现。

④在马克思卞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政治特征。

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3)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诸方面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表现。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解中,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当然,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都有各自的国情,在各自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对社

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解会存在一些差异。

二、辨析题

4. 有人认为: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根本对立的。

【答案】这种说法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不是根本对立的。

(1)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