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733建筑理论综合之建筑构造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建筑构造设计的主要任务?
【答案】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的构造组成以及各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与构造方法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艺术造型、技术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并运用物质技术手段,适当地选择并正确地决定建筑的构造方案和构配件组成以及进行细部节点构造处理等。
2. 当底层平台下作出入口时,为保证净高,常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在底层变作长短跑梯段。起步第一跑为长跑,以提高中间平台标高。这种方式
仅在楼梯间进深较大、底层平台宽富裕时适用。
以满足净空高
标高(2)局部降低底层中间平台下地坪标高,
使其低于底层室内地坪标高度要求。但降低后的中间平台下地坪标高仍应高于室外地坪标高,以免雨水内溢。这种处理方式可保持等跑梯段,使构件统一。但中间平台下地坪标高的降低,
常依靠底层室内地坪
绝对值的提高来实现,可能增加填土方量或将底层地面架空。
(3)综合上两种方式,在采取长短跑梯段的同时,又适当降低底层中间平台下地坪标高。这种处理方式可兼有前两种方式的优点,并弱化其缺点。
(4)底层用直行单跑或直行双跑楼梯直接从室外上二层。这种方式常用于住宅建筑,设计时需注意入口处雨篷底面标高的位置,保证净空高度在2.2m 以上。
3. 变形缝有哪几种形式?在设置时三者有何一般要求?
【答案】变形缝有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形式。
(1)伸缩缝
伸缩缝要求建筑物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基础可不分开。
(2)沉降缝
设置沉降缝的建筑物从基础到屋顶都要断开,沉降缝两侧应各有基础和墙体,以满足沉降和伸缩的双重需要。
(3)防震缝
防震缝应沿建筑物全高设置,一般基础可不断开,但平面较复杂或结构需要时也可断开。防震缝一般应与伸缩缝、沉降缝协调布置,但当地震区需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时,须按防震缝构造要求处理。通常情况下,伸缩缝的缝宽最小,防震缝最大。
4. 何谓“变形缝”?有什么设计要求?
【答案】(1)“变形缝”的含义
变形缝是指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物发生裂缝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的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地变化。变形缝包括温度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
(2)“变形缝”的设计要求
①伸缩缝是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墙体、楼盖、屋盖全部构件断开,因为基础埋于地下,受气温影响较小,不必断开。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30mm。
②沉降缝将房屋从基础到屋顶的构件全部断开,使两侧各为独立的单元,可以在垂直方向自由沉降。
③防震缝仅在基础以上设置,但防震缝应同伸缩缝和沉降缝协调布置,做到一缝多用。当防震缝与沉降缝结合设置时,基础也应断开。
5. 简述饰面装修的类型。
【答案】饰面装修的类型主要有:
(1)实体基层
实体基层是指用砖、石等材料组砌或用混凝土现浇或预制的墙体以及预制或现浇的各种钢筋混凝土楼板等。这种基层强度高、刚度好,其表面可以做任何一种饰面。为保证实体基层的饰面层平整均匀,附着牢固,施工时还应对各种材料的基层作处理。
①砖、石基层,主要用于墙体,粘结力强;
②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基层,主要指预制或现浇墙体或楼板。预制安装或现场浇筑时,都要求墙体垂直,楼板水平;
③轻质填充墙基层,在外墙面抹灰饰面时,基层处理应满挂钢丝网。
(2)骨架基层
骨架隔墙、架空木地板、各种形式的吊顶的基层都属于这一类型。构成骨架基层的骨架通常称为龙骨,按材料不同,有木骨架基层和金属骨架基层之分。
①木骨架基层多为方木;
②金属骨架基层多为型钢或薄壁型钢、铝合金型材等。
6. 地坪层的组成及各层的作用。
【答案】地坪层由面层、垫层和素土夯实层构成。根据需要还可以设各种附加构造层,如找平层、结合层、防潮层、保温层、管道敷设层等。
(1)素土夯实层
素土夯实层是地坪的基层,又称地基。素土即为不含杂质的砂质黏土,经分层夯实后,才能承受垫层传下来的地面荷载。通常是分层填300mm 厚的素土夯实成200mm 厚,使之能均匀承受荷载。
(2)垫层
垫层是承受并传递荷载给地基的结构层,垫层有刚性垫层和非刚性垫层之分。刚性垫层常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一般采用C15混凝土,其厚度为80~100mm; 非刚性垫层,常用50ram 厚砂垫
层、80~100mm厚碎石灌衆、50~70mm厚石灰炉渣、70~120mm厚三合土(石灰、炉澄、碎石)。
①刚性垫层用于地面要求较高及薄而性脆的面层,如水磨石地面、瓷砖地面、大理石地面等。
②非刚性垫层常用于厚而不易断裂的面层,如混凝土地面、水泥制品块地面等。
③对某些室内荷载大且地基又较差的并且有保温等特殊要求的地方,或面层装修标准较高的地面,可在地基上先做非刚性垫层,再做一层刚性垫层,即复式垫层。
(3)面层
地坪面层与楼盖面层一样,是日常生活、工作、生产直接接触的地方,根据不同房间,对面层有不同的要求,面层应坚固耐磨、表面平整、光洁、易清洁、不起尘。对于居住和长时间停留的房间,要求有较好的蓄热性和弹性;浴室、厕所则要求耐潮湿、不透水;厨房、锅炉房要求地面防水、耐火;实验室则要求耐酸碱、耐腐蚀等。
7. 常用的块料地面的种类、优缺点及适应范围。
【答案】(1)常用的块料地面的种类
主要有黏土砖、水泥砖、大理石、缸砖、陶瓷锦砖、陶瓷地砖等。
(2)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①黏土砖地面
黏土砖地面用普通标准砖,有平砌和侧砌两种。这种地面施工简单,造价低廉,适用于要求不高或临时建筑地面以及庭园小道等。
②水泥制品块地面
水泥制品块地面常见的有水泥砂浆砖、水磨石块、预制混凝土块。水泥制品块与基层粘结有两种方式:当预制块尺寸较大且较厚时,常在板下干铺厚细砂或细炉渣,待校正后,板缝用砂浆嵌填。这种做法施工简单、造价低,便于维修更换,但不易平整。城市人行道常按此方法施工。当预制块小而薄时,则采用水泥砂浆做结合层,铺好后再用水泥砂浆嵌缝。这种做法坚实、平整,但施工较复杂,造价也较高。
③缸砖及陶瓷马赛克地面
a. 缸砖又称防潮砖,是用陶土焙烧而成的一种无釉砖块。缸砖表面平整,质地坚硬,耐磨、耐压、耐酸碱, 吸水率小,可擦洗,不脱色不变形,色釉丰富,色调均匀,可拼出各种图案。缸砖背面有凹槽,使砖块和基层粘结牢固,铺贴时一般用水泥砂浆作为结合材料,要求平整,横平竖直;
b. 马赛克是以优质瓷土烧制而成的小尺寸瓷砖,按一定图案反贴在牛皮纸上而成。它具有抗腐蚀、耐磨、耐火、吸水率小、抗压强度高、易清洗和永不褪色等优点,而且质地坚硬、色泽多样,加之规格小,不易踩碎,主要用于防滑卫生要求较高的卫生间、浴室等房间的地面。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