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宏观与微观经济学2004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2004年上海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宏观与微观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2.边际技术替代率
3.垄断竞争市场
4.基尼系数
5.相对收入假说中的“棘轮效应”
6.平衡预算乘数
7.古典总供给曲线
8.加速原理
二、(本题15分)
设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C=q3-10q 2+17q+66若产品的价格P=5,试求该企业在利润最大化时的产出水平。并计算在这种产出水平上,成本的产出弹性。
三、(本题15分)
假设某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 =0. 8(1−t ) Y ,税率t=0.25,投资函数为I=900-50r ,政府购买G =800,货币需求为L=0.25Y-6.25r ,实际货币供给为=500,试求: P
1.IS 曲线;
2.LM 曲线;
3.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四、(本题20分)
利用IS -LM 模型作图并分析货币政策的效果。
五、(本题20分)
请说明产品市场理论和要素市场理论的相同与不同点。
六、(本题20分)阅读以下发表于近期某报刊上的一段文章:
“在乡间小路上,两辆汽车静静驶过,一切平定无事,它们对GDP 的贡献几乎为零。但是,其中一个司机由于所疏忽,突然将车开向路的另一侧,撞中到达的第三辆汽车,造成了一起恶性交通事故,‘好极了’,GDP 说。因为,随之而来的是:救护车、医生、护士、意外事故服务中心,汽车修理或买新车,法律诉讼、亲属探视伤者、损失赔偿、保险代理、新闻报道、整理行道树等等,所有这些都被看作是正式的职业行为,都是有偿服务。即使任何参与方都没有提高生活水平,甚至有些还蒙受了巨大损失,但我们的‘财富’—所谓的GDP 依然在增加”。……“平心而论,GDP 并没有定义成财富或福利的指标,而只是用来衡量那些易于度量的经济活动的营业额”。……“看来,GDP 只是一个‘营业额’,不能反映环境污染的程度,不能反映资源的浪费程度,看不出支撑GDP 的‘物质’内容”。
并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GDP ,如何准确理解这个概念?
2.如果你不同意该文章的观点,请说明理由。如果你同意该文章的观点,请说明,为什么GDP 会成为时下我国许多地方政府的痴情追求?
七、(本题20分)
从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当一国的经济出现高增长和高投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