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811汉语知识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零形式

【答案】零形式是指用词的原形式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的一种语法手段。语言学中的零形式是指在深层语义中,理论上存在一个与它紧相邻的结构成分。这个结构成分在表层结构中的形式是零,在实际话语中不能添补。零形式这个概念是从数学引进到语言学领域的。语言学中的零,表示的不是无的概念,而是表示空位的意思。例如,在英语中,有boy/boys单复数的对立,boys 有复数形式的标记-s ,那单数就以不加标记的形式为标记从而形成区分功能,这就是零形式。

2. 语音

【答案】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意义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还具有生理属性; 更重要的是,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又具有社会属性,这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3. 语音的自然属性

【答案】语音的自然属性是指语音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空气粒子的振动。包括:

①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具有生理属性;

②语音也是一种声音,发出后在介质中传播,具有物理属性;

③语音能为人感知、理解,具有心理属性。

4. 语法

【答案】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即说话所遵守的词句排列组合的规矩。语法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平常说的语法事实; 二是指语法学,即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语法具有抽象性、生成性、层次性、递归性、系统性和稳固性等特征,一般包括词法和句法:词法是指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句法是指词或词组组成句子的规则。

5. 世界语

【答案】世界语是指由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在l887年创造的以世界通用为目的的语言,这种语言的词汇材料主要取自拉丁族语言,也有一部分取自日耳曼族语言和希腊语。语法规则十六条,美语例外。采用拉丁字母书写,一字母一音,多音节词的重音一律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词根可

以自由地复合成词; 派生词的构成可利用一套丰富的前后缀,方便灵活。世界语模拟自然语言,没有枯燥乏味矫揉造作的味道,简单易学。但是,世界语是一种人造的国际辅助语,它不能代表自然语言作为人们的母语或第一语言。

二、分析题

6. 分析“牙刷”与“刷牙”有什么不同。

【答案】“牙刷”和“刷牙”的不同在于:

(1)词性不同。“牙刷”是名词,“刷牙”是动词。

(2)“刷”的义项不同。“牙刷”中的“刷”是“用成束的毛棕等制成的清除或涂抹的用具”的意思,“刷牙”中的“刷”是“擦拭,清洗”的意思。

(3)语法单位不同。“牙刷”是词,“刷牙”是离合词,既可以做词使用,也可以在中间插入其他成分做短语使用。

(4)句法位置不同。“牙刷”可以做主语、宾语,“刷牙”可以做谓语。

(5)句法结构不同。“牙刷”是偏正结构,而“刷牙”是动宾结构。

7. “友人、友好、诊友、网友、粉友”中的“友”字用法是否相同,分析“友”在汉语发展过程中意义和用法的变化。

【答案】“友人、友好、净友、网友、粉友”中的“友”字用法不同。

(1)“友”在汉语发展过程中意义的变化

,原义指“和人关系好”等意义,后指“关系好的人”,词义发生了转移。 “友”

(2)“友”在汉语发展过程中用法的变化“友”字用法的变化主要是句法功能更为确定,原

,也可以置于联合结构中,如“友好”,现在主要置于来可以置于偏正结构中作定语,如“友人”

偏正结构中作中心成分; 词类界限更为清楚,原来可以做形容词、名词,现在主要做名词。

8. 根据下列词语,试说明和在英语和北京话中分别为几个音位? 为什么? 在英语和北京话音位系统中的区别特征分别是什么?

peak/speak

爸/怕

【答案】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有同等使用价值的一组音素,可归并为一个音位。

可见,在英语中,[ph]与[p]虽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差别,却井不区分意义,属于/p/的条件变体,

h 归并为一个音位。在汉语中,送气与小送气的区别特征区分意义,形成//p/和/p/两个音位。

9. 结合现代汉语实例与下面古代汉语材料进行对比,指出汉语表达事物数量的方式有何变化? 分析这种变化会导致汉语语法格局产生怎样的变动。

(1)一言以蔽之。(《论语·为政》)

(2)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庄子·应帝王》)

(3)牛一、豚一。(《书·诏告》)

(4)丧车五百。(《左传·哀公十五年》)

(5)负服矢五十个。(《荀子·议兵》)

(6)买狗四枚。(《居延汉简》)

【答案】(1)从组合关系中看,由于数量名结构的形成,现代汉语在表达数量时词序发生了变化,“数词+量词+名词”的顺序固定下来,除非特殊强调名词,一般数量结构不发生后置。

(2)从聚合关系中看,现代汉语中增加了量词这一词类,数词和名词结合需要量词这一中介,

,缺少量词“句”则句子不能成否则结构不能成立。如“一言”在现代汉语中要表达成“一句话”

立。

此外,现代汉语中许多名词与量词的搭配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如“狗”一般和“只”或者“条”

,; 而古代汉语中则与“枚”搭配,如“买狗四枚”搭配,即“一条狗”或“一只狗’。

10.请看下面三组英语材料,然后回答问题(引号里为汉语对应解释):

A 组

The barking of dogs“冠词一狂叫一进行体一的一狗”

The growling of lions“冠词一怒吼一进行体一的一狮子”

Tile mating of cannons“冠词一轰鸣一进行体一的一炮”

B 组

The raising of flowers“冠词一养殖一进行体一的一花”

The feeding of children“冠词一抚养一进行体的一孩子”

The breaking of glasses“冠词一打碎一进行体一的一杯子”

C 组

The shooting of hunters“冠词一射击一进行体一的一猎人”

The attacking of boxers“冠词一攻击一进行体一的一拳手”

thepraisingoffriends “冠词一赞扬一进行体一的一朋友”

(1)请对上述三组的结构形式加以刻画,并说明语义关系各有什么特点。

(2)请指出上述三组中有歧义者,并使用所学过的分析方法加以分解。

,表示一种从属结【答案】(1)以上三组的结构形式均为“冠词+动词进行体+介词of+名词”

构。从语义上看,

A 组中名词是动词的施事,如the barking of dogs,发出“barking ”动作的是“dogs ”; B 组中名词是动词的受事,如the breaking of glasses”是“breaking ”的承受者;

C 组中名词既可以看作动词的施事,也可以看作受事,如the attacking of boxers,既可以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