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1岁,宫颈管内见一赘生物,无色,表面有溃疡,摘除送检,显微镜下见肿瘤细胞呈梭形、上皮样,核大,核仁明显,胞质内有黑色素颗粒(如图)。免疫组化示S-100(+)、HMB45(++)。最有可能的诊断为() A.恶性黑色素瘤。 B.鳞状细胞癌。 C.癌肉瘤。 D.肉瘤。 E.尖锐湿疣。
女性,45岁,主诉有阴道不规则流血及分泌物带血等症状,妇科检查见宫颈稍肥厚,病理学检查为鳞状细胞癌。作子宫颈癌根治术。光镜检查见部分癌细胞已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润达2cm。分析其属于哪一型() A.原位癌。 B.早期浸润癌。 C.内生浸润型癌。 D.外生菜花型癌。 E.溃疡型癌。
女性,30岁,已婚,同居6年未孕,诊刮见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比1:1,腺体增生,如图,应诊断为() A.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 B.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 C.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伴非典型增生。 D.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伴非典型增生。 E.子宫内膜结核。
女性,40岁,月经量多不规律2月余,诊刮子宫内膜,显微镜下见腺体增生,与间质比>3:1,腺上皮部分出现假复层,核无明显异型(如图),应诊断为() 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 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 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伴非典型增生。 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伴非典型增生。 子宫内膜腺癌。
下列关于子宫内膜增生症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多见于青、中年女性。 B.与多产有关。 C.单纯型增生无恶变可能。 D.三种类型均可恶变。 E.一半恶变为腺癌,一半恶变为鳞癌。
女性,46岁,因月经量不规律检查,B超发现子宫内一新生物。行子宫切除,大体见子宫底一蒂状物突出(如图)。显微镜下由腺体和纤维化间质组成(如图),易见厚壁血管。诊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