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950计算机网络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综合题
1. 当使用IPV6时,ARP 协议是否需要改变,如果需要改变,那么应当概念性的改变还是技术性的改变?
【答案】与IPV4不同,IPV6地址的主机号字段有64位之多,它足够大,因而可以将各种接口的硬件地址直接进行编码。这样,IPV6只需把128位地址中的最后64位提取出来就可得到相应的硬件地址,而不需要使用地址解析协议ARP 进行地址解析。IPV6使用一个叫做邻站发现协议(NeighborDiscoveryProtocol )使一个结点能够确定哪些计算机是和它相邻接的(在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新版本ICMPV6中使用这个协议)。而且,ARP 和IGMP 这两个协议已经被并入了IPV6。所以从概念上讲不需要改变,但因IPV6地址长度増大了,相应的字段都需要增大,所以要进行技术上的改变。
2. 狭义的IP 电话和广义的IP 电话都有哪些区别?IP 电话都有哪几种连接方式?
【答案】狭义的IP 电话就是指在IP 网络上打电话,所谓“IP网络”就是“使用IP 协议的分组交换网”的简称。这里的网络可以是因特网,也可以是包含有传统的电路交换网的互联网,不过在互联网中至少要有一个IP 网络。而广义的IP 电话则不仅仅是电话通信,还可以是在IP 网络上进行交互式多媒体实时通信,甚至还包括即时传信IM 。
IP 电话的连接方式:①两个PC 机用户之间的通话;②PC 机到固定电话之间的通话;③两个固定电话之间打IP 电话。
3. 叙述IGMP 的工作机制,并说出两个IGMP 提高效率的措施。
【答案】本题主要考查对IGMP 工作机制的理解。
多播路由器有多个端口,分别连接不同的物理网络,对每个端口它都动态地维护一张组地址表,表中记录了与该端口连接的物理网络上的主机、当前所加入的多播组地址。路由器根据这个表进行多播。
IGMP 多播路由器通过轮询本地网络上的主机,建立和维护这个组地址表。多播路由器周期性地(典型是125s )轮询本地网络上的主机,以便确定目前各个多播组中有哪些主机。轮询是用组地址224.0.0.1作为目的地址,对本地主机发送查询报文,每个实现多播的主机必须加入永久多播组224.0.0.1。源地址是轮询的多播路由器的地址,组地址设置为0,其TTL=1。
主机通过发送IGMP 报告报文来响应多播路由器的查询,报告报文的目的地址使用欲加入的或已加入并继续保持的多播组的IP 地址,报文中的组地址也填入这个地址,源地址为主机的IP 地址,其TTL=1。一个主机中可能有一个或多个进程加入不同的组,对每个组都要发回IGMP 报告。主机中应该维护一个表,它包含了所有参与多播的进程和它们所加入的多播组的IP 地址。进
程也可以随时离开一个组,当主机检测到参加某个组的进程全部都退出后,对于这个组,就不再发送IGMP 响应报文。多播路由器也就知道现在这个主机已经退出了该多播组。
为了提尚效率,IGMP 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措施:
(1)当一台主机上有多个进程要求加入同一个多播组时,则只有一个进程发出声明成员关系的报告报文。多播路由器并不关心一台主机上有多少个进程加入同一组;
(2)当主机收到查询后,并不立即响应,而是延迟一个随机时间再响应,延迟时间在0〜10s ,间隔为0.1s 。由于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是多播组的组地址,因此,后发送响应的主机在等待发送的过程中,就可能收到与其他同组主机相同的IGMP 响应报告,它们就不必再发送自己的响应报文了。因为多播路由器并不关心同一端口上有多少台主机属于同一组,只要有一台主机属于该组,它就会对这个端口转发该组的数据报。
4. 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
【答案】使用信道复用技术是为了提高系统容量和系统效率。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和码分复用四种。
(1)频分复用(FDM , 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 )将用于传输信道的总带宽划分成若干个子频带(或称子信道),每一个子信道传输1路信号。频分复用要求总频率宽度大于各个子信道频率之和,同时为了保证各子信道中所传输的信号互不干扰,应在各子信道之间设立隔离带,保证各路信号互不干扰(条件之一)。频分复用技术的特点是所有子信道传输的信号以并行方式工作,每一路信号传输时可不考虑传输时延,因而频分复用技术取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频分复用技术除传统意义上的频分复用(FDM )外,还有一种正交频分复用(OFDM );
(2)时分复用(TDM , TimeDivisionMultiplexing )将提供给整个信道传输信息的时间划分成若干个时间片(简称时隙),并将这些时隙分配给每一个信号源使用,每一路信号在自己的时隙内独占信道进行数据传输。时分复用技术的特点是时隙事先规划分配好且固定不变。其优点是时隙分配固定,便于调节控制,适于数字信息的传输;缺点是当某信号源没有数据传输时,它所对应的信道会出现空闲,而其他繁忙的信道无法占用这个空闲的信道,因此会降低线路利用率;
(3)波分复用(WDM , 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 )本质上也是频分复用。WDM 是在1根光纤上承载多个波长(信道)系统,将1根光纤转换为多条“虚拟”光纤,每条虚拟纤独立工作在不同波长上,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光纤的传输容量;
(4)码分复用(CDM ,CodeDivisionMultiplexing )是一种靠不同的编码来区分各路原始信号的复用方式,它和各种多址技术结合产生了各种接入技术,包括无线和有线接入。每一个用户可以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由于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各用户之间不会造成干扰。码分复用最初是用于军事通信,因为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
5. 重新考虑上题文件分发任务,但采用P2P 文件分发方式,并且每个对等方只能在接收完整个文件后才能向其他对等方转发。试计算文件分发到所有N 个对等方的最短时间。
【答案】当服务器向某一个对等方传送完文件F 时,此时用时,此时变为2个服务器开始向其他的对等方上传一次文件,传送完毕时又耗时,系统中变为4个服务器,依此类推可以得到经过X 轮循环后,总共耗时
系统中有N+1个文件,即时间为
6. 试将数据
【答案】
进行base64编码,并得出最后传送的
7. 试比较网络在以下三种情况下的可扩缩性:
(1)仅使用第三层转发:每一个路由器查找最长前缀匹配以确定下一跳;
(2)第三层转发和第二层MPLS 转发;
(3)仅有第二层MPLS 转发。
【答案】(1)在进行分组转发时每到达一个结点都要上第三层用软件分析IP 首部和查找转发表、路由表,造成转发速率大大降低。当路由表很大时查找最长前缀匹配需要很长时间,因此限制了网络的规模;
(2)若有相当多的分组适用MPLS 就可缩短转发分组所需的时间,因而网络可扩展到较大的规模;
(3)分组经受的时延最小,分组转发的速率不受路由表大小的影响。但网络结点无法处理没有MPLS 标记的分组。
8. IP 数据报中的首部检验和并不检验数据报中的数据,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
【答案】这个字段只检验数据报的首部,但不包括数据部分。这是因为数据报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路由器都要重新计算一下首部检验和(一些字段,如生存时间、标志、片偏移等都可能发生变化)。不检验数据部分的好处是可减少计算的工作量,从而提高分组转发的效率,降低传输过程中的延迟。坏处在于数据部分出现差错时不能及早发现,如果数据部分出现差错,则只有到达目的主机时才能发现,如果数据部分出错过多,导致很多数据都要重传从而降低了网络的传输效率。
数据。 得出所以文件分发到所有N 个对等方的最短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