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764新闻传播综合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4

  摘要

一、请解释下列名词

1. 万国公报(上海)

【答案】《万国公报》是指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销量最大、影响最大的一份由传教士创办的一份中文报刊。其前身是1868年于上海出版的《中国教会新报》,由林乐知创办、主编,主要撰稿人有李提摩太等。1874年9月5日,该报改为此名,仍为周刊,读者对象由基督教徒扩大为社会各界人士,内容也变得宗教宣传淡化,时事色彩强烈,全录《京报》并报道全国新闻,并介绍两方政治模式和西方科技知识。

2. 新闻体制(制度)

【答案】新闻体制,是指新闻传媒机构的隶属关系、传播宗旨、管理方式和经营运作模式,。新闻媒介体制的核心,是资产的所有权和新闻报道的支配权。新闻传播体制实质是新闻传播的制度问题,主要包括新闻资产的所有制问题、新闻业的组织结构问题、人事制度间题等。在这些具体的体制内容中,新闻资产的所有制是新闻体制的核心,它决定着其他体制内容的具体安排方式。新闻制度、新闻体制受制于一个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在一种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下,在一种主导的新闻体制下,可能会有其他一些非主导的体制形式。新闻体制在新闻业的运行中有着根本性的作用。

3. 目标受众

【答案】目标受众,是指新闻媒体传播指向的主要收受者或核心收受者,即媒体的定位性收受者。对一家确定的媒体而言,它的目标受众和非目标受众是相对稳定的,但两种类型的受众会随着媒体的变化而变化,也会因收受者自身的变化而变化,即目标受众会转化成为非目标受众,反之亦然。因而,对于一定的媒介而言,如何使自己确定的目标受众真正成为长期的、稳定的、忠诚的目标受众,如何使边缘受众逐渐转化成为目标受众,是必须始终探索的问题。对于一家媒体而言,拥有足够规模的目标受众,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吸引边缘受众,开发新的受众资源,是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第 1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