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805中西音乐史、和声作品分析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国乐改进社
【答案】国乐改进社是1927年由刘天华、郑颖荪等35人发起成立于北京的民族音乐社团,以改进国乐并谋其普及为宗旨,提出了“借助西乐研究国乐”,“以期与世界音乐并驾齐驱”的宏伟目标。该社活动的主要内容有:组织进行民族音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民族乐器的改进,民族乐曲的创作以及编辑出版音乐刊物。该社举办过多次以民族乐器为主的专场演出,出版了10期《音乐杂志》,是我国近代有重要影响的国乐社团。1932年刘天华去世后停止活动。
2.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
【答案】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的前身是北京大学音乐团,该会正式建立于1919年1月,由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任会长,由萧友梅等知名音乐家进行指导,会员最多时达二百多人,最主要是北大学生,内分丝竹、昆曲、古琴、钢琴、提琴、歌唱等组。贯彻中西兼顾的方针多次公开演出,为我国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同登一台表演开了风气之先。还出版了十五期音乐期刊《音乐杂志》。
3. 谭小麟
【答案】谭小麟,作曲家、琵琶演奏家。谭小麟是近代中国室内乐创作的主要作曲家,代表作品有《小提琴和中提琴二重奏》、《浪漫曲》、《弦乐下重奏》及《自君之出矣》、《彭浪矶》等。谭小麟的音乐风格有新古典主义音乐的鲜明印迹,创作讲究作品的整体布局,有很强的逻辑性,在创作和教学中都贯穿着欣德米特的现代作曲理论体系,并力图将其与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在当时中国乐坛独树一帜。
4. 《海韵》
【答案】《海韵》是一首大型艺术性合唱歌曲。徐志摩词、赵元任曲。歌词源自徐志摩同名白话体新诗,描绘了渴望自由的少女不愿回家,在海滩上徘徊、歌舞,最后被波涛吞没的情景。作曲家用合唱、女高音独唱和钢琴伴奏音乐,分别代表旁观者诗翁、主人公女郎和背景大海。全曲由一个引子和五个情感各异的乐段加尾声组成,在旋律与和声方面都作了“中国化”的探索,是20世纪20年代合唱歌曲的杰出代表。
5. 左翼音乐运动
【答案】“左翼音乐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左翼音乐工作者为骨干井团结爱国民主音乐力量的无产阶级革命音乐运动。在革命歌曲创作和群众歌咏运动的发动组织方面,创造了丰硕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著名的左翼革命音
乐组织有:聂吓、王旦东、李元庆等组织的“比平左翼音乐家联盟”; 聂耳、田汉和任光组织的“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 聂耳、田汉、任光、吕骥等人成立的“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
6. 《教我如何不想他》
【答案】《教我如何不想他》是一首艺术歌曲。刘半农词、赵元任曲,收入《新诗歌集》。歌词选自刘半农的白话体新诗,通过借景抒情的方式,细腻地刻画犷主人公的思念之情。在音乐创作上,借鉴欧洲歌曲创作手法,同时在和声、旋律曲调上有意识地作民族化探索,吸收了京剧西皮原板过门的音调,并配有钢琴伴奏。此曲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反映“五四”精神的佳作。
二、选择题
7. 我国(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A. 吕剧
B. 昆曲
C. 时调
D. 沪剧
【答案】B
【解析】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8. 歌剧《白毛女》中杨白劳的主题音调是以( )为素材创作的
A. 河北民歌《小白菜》
B. 山西秧歌《捡麦根》
C. 陕北民歌《兰花花》
D. 江苏民歌《茉莉花》
【答案】B
【解析】《十里风雪》是杨白劳躲债回家时的唱段。根据山西民歌《拣麦根》改写而成的杨白劳的主题音调。刻画了杨白劳忠厚老实、辛勤劳动而又苍老无力的形象,也表现了杨白劳受尽地主压迫剥削、尝尽人生各种辛酸苦涩而又无力反抗的痛苦心情。歌曲的旋律为微调式,下行的旋律较多,节奏平稳松弛,速度徐缓,因而形成抑郁低沉的情绪。
9. 马思聪小提琴曲中流传最广的《思乡曲》是根据( )创作而成。
A. 康定情歌《跑马溜溜的山上》
B. 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
C. 绥远民歌《情别》
D. 陕北民歌《刘志丹》
【答案】B
【解析】《思乡曲》的主题直接采用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的旋律,由四个短小、均等的乐句组成,每一乐句都呈波浪型线条而递次下降,加之商调式柔和的色彩,使旋律具有怀念和忧伤的情调。乐曲在使用传统的再现三部曲式的同时,运用了民间创作中最常用的变奏手法,体现出具有三部曲式与变奏曲式混合的结构原则。
10.把中国戏曲传播到国外并获得国际声誉的第一位戏曲表演艺术家是( )。
A. 梅兰芳
B. 杨小楼
C. 盖叫天
D. 苟慧生
【答案】A
【解析】梅兰芳先生在促进中国与国际间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中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他曾于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和1952年两次访问苏联进行演出,获得盛誉,并结识了众多国际著名的艺术家、戏剧家、歌唱家、舞蹈家、作家和画家,同他们建立了诚挚的友谊。他的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使我国京剧艺术跻入了世界戏剧之林。梅兰芳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并称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
11.音乐社团“山歌社”成立于( )
A. 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
B. 鲁迅艺术学院
C. 西北音乐院
D. 新京音乐院
【答案】A
【解析】音乐学生社团“山歌社”于1946年春成立于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提出:“以集体学习方式来搜集及整理民间音乐,介绍西洋进步音乐(包括技术及批评的理论),普及音乐教育,提高音乐水准,以达到建立民族音乐为目的”的宗旨。曾出刊《山歌》《西南日报》副刊)、《山歌通讯》,并出版《中国民歌选》(线谱,钢琴伴奏)、《五声音阶及其和声》等。
12.是( )在自己的《乐话》和《音乐通论》中提出“音乐是上界的语言”。
A. 丰子恺
B. 王光祈
C. 青主
【答案】C
【解析】青主以通信体的格式,诗化的语言撰写的《乐话》是我国近代音乐家青主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著作里,青主鲜明地提出了音乐的本质是“上界的语言”,是一种独立的艺术,他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