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州大学人文学院635中外文学综合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十日谈》
【答案】《十日谈》是薄伽丘创作的意大利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巨大社会价值的一部文学作品。1348年,意大利一城市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他们终日游玩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共住了10天讲了百个故事,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会传授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华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2. 《摩诃婆罗多》
【答案】《摩诃婆罗多》是印度古代梵语叙事诗,意译为“伟大的婆罗多王后裔”。其主要内容是叙述婆罗多族的两个后裔居楼族和般度族间大战的故事。《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列为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现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诗的基础上编订加工而成,其中有长篇
,英雄史诗,而且有人量的传说故事作为插话,有宗教哲学以及法典性质的著作。有10万“颂”
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史诗,规模宏大、内容庞杂。印度现代学者认为《摩诃婆罗多》是印度的民
,堪称“印度的灵魂”族史诗,内含印度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3. 《虹》
【答案】《虹》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劳伦斯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一家三代人的生活经历,描写了英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下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同时以巨大的热情和深度,探索有关性的心理问题。第一代人的生活带有田园诗的色彩,同时也预示古老文明即将结束。第二代人精神的苦闷和呆滞的目光,是令人窒息的工业化社会的最好注解。第三代人的探索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表达了人们要冲破狭窄的生活圈子,渴望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
4. 俳句
【答案】俳句是日本古代重要的诗歌样式之一,也是日本文学最短小的诗歌形式。它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在中古后期发展起来。俳句以三句十七音组成,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故又称十七音诗。按照规定,其中一般有一个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节用语,在音韵上具有自然悦耳的特征。它善于以短小的形式表达诗人瞬间的感受,多采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语言含蓄凝练,风格淡雅闲寂。最有名的俳句诗人是松尾芭蕉,他因不断发展创新而被称为“俳圣”。
5. 《卡拉玛佐夫兄弟》
【答案】《卡拉玛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
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把老头儿砸死。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包尔加科夫悄然杀死老爷,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作品展示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剧主题,体现了高超艺术手法。
6. 《草叶集》
【答案】《草叶集》是19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创作于1855年至1892年,共收有诗歌三百余首。诗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灵活,主要思想是讴歌民主和自由,倡导人类平等,赞美大自然,同情下层人民,谴责剥削罪恶。《草叶集》是世界闻名的佳作,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作者在诗歌形式上有大胆的创新,创造了“自由体”的诗歌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诗歌格律,以断句作为韵律的基础,节奏自由奔放,汪洋恣肆,舒卷自如,具有一泻千里的气势和无所不包的容量。
7. 但丁的《论俗语》
【答案】但丁的《论俗语》是但丁用拉丁文撰写的最早的一部关于意大利语及文体和诗律的著作。其创作目的在于引起知识界对民族语言的注意。书中阐明了俗语的优越性和形成标准意大利语的必要性,对于解决意大利的民族语言和文学用语问题起过重大的作用。从这本书可以看出但丁用意大利语写作《神曲》的理论根据。
8. 马查多·德·阿西斯
【答案】马查多·德·阿西斯是巴西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被同时代人称为“首屈一指”和“独一无二”的作家。时至今日,巴西文坛几乎一致公认他是有史以来巴西“历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在巴西文学界享有独尊的地位。马查多·德·阿西斯的代表作有《金卡斯·博尔巴》、《布拉斯·库巴斯的死后回忆》和《堂卡斯穆罗》,它们被巴西文学界称为“不朽的三部曲”。
二、简答题
9. 简述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反讽艺术。
【答案】小说《堂吉诃德》以戏谑的笔调模仿骑士小说,以达到讽刺骑士小说的目的。在叙述过程中,作者通过多重讽刺视角描写生活和人物。借用堂吉诃德的疯话与桑丘的傻话,讽刺人物的迂腐可笑以及黑暗的社会现实。在塑造堂吉诃德的形象时,用喜剧性的手法写一个带有悲剧性的人物。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反讽艺术主要表现为:
(1)小说把人物放在一个个不同的情景之中,用讽刺的笔调和夸张的手法,一再描写人物的荒唐行动,造成喜剧性的效果。
(2)小说又着重描写人物主观动机与它的客观后果的矛盾:或适得其反,或迂腐反常,或自
讨苦吃。在喜剧性的情节中揭示其悲剧性的内涵。
(3)小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作品中,桑丘与堂吉诃德无论在外形上,还是在形象的内涵上,都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高一个矮,一个重理想一个讲实际,一个耽于幻想,一个冷静理智,一个讲究献身,一个看重实利……两两对比,相得益彰。这一构思也是塞万提斯的创造,它不仅有利于塑造人物,而且增添了小说的情趣,突出了作品的哲理意味。
总之,《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最为璀璨的瑰宝之一。它以犀利的讽刺笔触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无可撼动的地位,被誉为“世界大同之作”和“人性《圣经》”,堂吉诃德也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最典型的人物形象之一。
10.《悲惨世界》的内涵和艺术成就。
【答案】《悲惨世界》以内容上的丰富、深广与复杂在雨果数量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居于首位,《悲惨世界》是人同社会搏斗的一部史诗。
(1)《悲惨世界》的内涵
①小说以社会底层受苦受难的穷人为对象,描绘了一幅悲惨世界的图景。小说以史诗性的宏大规模,全面展示了法国大革命时期和拿破仑时期的社会面貌,反映了“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赢弱”的社会现实。
②通过瓦尔让、芳汀和珂赛特的不幸遭遇,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和贫富悬殊,批判了当时的政治、经济、道德等各个方面的黑暗,鞭挞了虚伪的资产阶级和不公平的法律制度。
③通过福来主教和转变后的瓦尔让形象,宣扬了仁爱的精神力量,同时小说也正面描写了革命起义,反映了作家对实现共和的期望,体现了作家一贯的人道主义思想和逐渐增强的民主主义战斗精神。
总之,他关注底层贫穷人民的悲惨处境和不幸命运,探索从经济方式上来消除贫困与失业,否定现实世界里的严苛法律,宣扬以超阶级的仁慈、博爱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人道主义思想。但是,作品中表现的人道主义思想也有其局限性。雨果借人道主义的仁慈来感化统治阶级的冷酷,这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主观幻想。
(2)《悲惨世界》的艺术成就
①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
小说展现了法国社会的广阔现实。小说以滑铁卢战役揭开序幕,以复辟时期和七月王朝初期为主要的时代背景,描绘了战场、贫民窟、修道院、法院、监狱、工厂、巴黎拉丁区、街垒战等,构成了一幅壮阔的社会历史画卷。但是,作家并不是照相似的描摹,而是以史诗般的雄浑笔墨、浓厚的抒情气氛来再现时代风貌,表现出浪漫与现实交融的特征。活动其中的人物经历极为奇特,并且具有超凡的精神力量和高尚的品格。小说还描写了很多奇异的景色以及恐怖的场景,这些都增加了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②细致精彩的心理描写
小说力图向读者展示人物心灵“最隐秘的皱纹”,揭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以此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