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之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目录

2018年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之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一) .... 2

2018年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之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二) .. 19

2018年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之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三) .. 39

2018年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之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四) .. 59

2018年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之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五) .. 79

一、简答题

1. 对企业管理实践中的不同激励方式进行比较和分析。

【答案】所有的激励理论都是一般而言的,而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特性,他们的需求、个性、期望、目标等个体变量各不相同。因而领导者根据激励理论处理激励实务时,应该针对员工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结合上述的各种激励理论,常用的主要有四种激励方式即工作激励、成果激励、批评激励以及培训教育激励。

工作激励是指通过分配适当的工作来激发员工内在的工作热情; 成果激励是指在正确评估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给员工以合理的奖惩,以保证员工行为的良陛循环; 批评激励是指通过批评来激发员工改正错误行为的信心和决心; 培训教育激励则是通过灌输组织文化和开展技术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增强其更新知识、共同完成组织目标的热情。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在多种激励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形式新颖的激励计划,主要包括绩效工资、分红、员工持股,总奖金,知识工资和灵活的工作日程等。 (1)薪酬管理。除与基本工作相应的基本工资外,员工的薪酬管理还应注意:

①绩效工资。企业突出绩效工资意味着员工是根据他的绩效贡献而得到奖励的,因此这种工资一般又称为奖励工资;

②分红。分红鼓励协调团队工作;

③总奖金。是以绩效为基础的一次性现金支付计划;

④知识工资。增加了公司的灵活性和效率。

(2)员工持股计划。使得员工们更加努力工作,因为它们是所有者,要分担企业的盈亏。 (3)灵活的工作日程。满足员工想得到更多闲暇时间的需要。

(4)目标管理。当员工们亲自参加的目标确定时,士气会更高,也会产生更大的责任感来完成目标。

2. 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相比有什么特点?

【答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指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组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通过不断地获得人力资源,对所获得的人力资源整合、调控及开发,并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的活动。从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进程上讲,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传统人事管理的高级阶段。与传统人事管理相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包括:

(1)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是以“事”为中心,只见“事”,不见“人”,不见人与事的整体、系统性,强调“事”的单一方面的静态控制和管理,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 而现代人

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核心,强调一种动态的、心理、意识的调节和开发,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着眼于人”,其管理归结于人与事的系统优化,致使企业取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传统人事管理把人设为一种成本,将人当作一种工具,注重的是投入、使用和护制。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人作为一种资源,注重产出和开发。

(3)传统人事管理是某一职能部门单独使用的工具,似乎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不大,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却与此截然不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部门逐渐成为决策部门的重要伙伴,从而提高了人力资源部门在决策中的地位。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管理者,现代的管理人员既是部门的业务经理,也是这个部门的人力资源经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在于制订人力资源规划、开发政策,侧重人的潜能开发和培训,同时培训其他职能经理或管理者,提高他们对人的管理水平和素质。企业的每一个管理者,不单完成企业的生产、销售目标,还要培养一支为实现企业组织目标能够打硬仗的员工队伍。

3. 简述组织工作流程的组成。

【答案】组织的工作流程是由一些具体工作或步骤所组成,任务的特性决定每个流程中具体工作的内容及要求。具体内容包括:

(1)工作。组织的工作流程是由一此具体工作或步骤所组成,任务的特性决定每个流程中具体工作的内容及要求。对于程序性任务人们己经有了明确的工作顺序和步骤,只要照此进行便可获得圆满成果。而非程序性任务,对于人们来说是偶然发生的、没有规律性、探索性的,没有既定的工作步骤,人们需要探索什么是应该做的工作,什么是不应做的工作,什么是最佳的工作路线等问题。

(2)逻辑关系。它是指流程中具体工作步骤之间客观存在着先后顺序的关系。但是,现实中一个工作流程的逻辑关系不是唯一的,完成任务的途径具有可选择性。每个工作流程的现实选择都受到各种影响构成的作用。这种可选择性赋予工作流程可以改造和变动的特性,从而为人们探求最为满意的工作流程,追求高效的完成任务提供了可能。(3)转换关系。任何的流程从上一个工作环节到下一个工作环节的转换也会受到时间、空间、各种物理条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转换关系是对这些限制的捕述。转换时间是转换关系中的基本因素,流程的转换时一间越长则完成任务的效率就会越差。一个满意的工作流程既需要合理地确定基本工作单位,也需要确定基本工作单位的先后顺序环节,还需要工作单位之间很快地衔接,充分节约转换过程的物质、能量、信息和时间。

4. 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理论新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生了一些体现时代特征的管理理论,主要有学习型组织、精益思想、业务流程再造和核心能力理论等。具体内容如下:

(1)学习型组织

①学习型组织的定义

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②学习型组织与传统型组织的不同

a. 在对待变革的态度上,传统组织认为,只要还管用就不要改变它; 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如果不变革那就不管用了。

b. 在对待新观点的态度上,传统组织认为,如果不是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绝它; 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如果是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绝它。

c. 在关于谁对创新负责上,传统组织认为,创新是研发部门的事; 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创新是组织中每位成员的事。

d. 传统组织主要担心的是发生错误,而学习型组织主要担心的是不学习不适应。

e. 传统组织认为产品和服务是组织的竞争优势,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学习能力、知识和专门技术是组织的竞争优势。

f. 在管理者的职责上,传统组织认为,管理者的职责是控制别人; 而学习型组织认为,管理者的职责是调动别人、授权别人。

②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标准

a. 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

b. 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

c. 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

d. 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

③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a. 自我超越; b. 改善心智模式:c. 建立共同愿景; d. 团体学习; e. 系统思考。

(2)精益思想

精益思想是根据用户需求定义企业生产价值,按照价值流组织全部生产活动,使要保留下来的、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流动起来,让用户的需要拉动产品生产,而不是把产品硬推给用户,暴露出价值流中所隐藏的much (消耗了资源而不创造价值的一切人类活动),不断完善,达到尽善尽美。

(3)业务流程再造

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把再造定义为“对经营流程彻底进行再思考和再设计以便在业绩衡量标准(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上取得重大突破。”

“再造”首先确定公司必须做什么,然后确定它如何去做。再造中最关键的部分是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经验的基础上确定它应该做什么,即确定它能做得最好的是什么。之后确定需要做的事最好是由本组织来做还是由其他组织来做。采取再造方法的结果是公司规模的缩小和外包业务的增多。

(4)核心能力理论

①核心能力理论的概念

核心能力理论由20世纪80年代资源基础理论发展而来。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I}的战略应该建立在企欢的核心资源上。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