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学影像住院医师题库>外科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男性46岁。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10年,近5年来经常因心力衰竭住院治疗。体检:半卧位,颈静脉怒张,心界扩大,心率140/min,心律失常、心音强弱不等,脉率少于心率,心尖部可闻奔马律,二尖瓣区、主动脉瓣区双期杂音,左肺底湿啰音,右肺叩浊,呼吸音消失,肝大,下肢水肿。X线片:右侧胸腔积液。本例肝大和肝病的肝大,最主要的鉴别是()

A . A.血浆清蛋白正常
B . 转氨酶正常
C . 无黄疸
D . 两对半阴性
E . 静脉压增高

男,37岁,急刹车致使方向盘挤压上腹部16小时,上腹部、腰部及右肩疼痛,持续性,伴恶心、呕吐。查体:T38.4℃,上腹部肌紧张明显,有压痛,反跳痛不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存在。怀疑胰腺损伤。胰腺损伤在各种腹部损伤中所占比例为()。 A.1%~2%。 5%~10%。 16%~20%。 25%~35%。 40%~50%。 参与凝集反应的抗体俗称() 凝集原。 沉淀素。 血凝素。 凝集素。 凝集抗体。 男性,67岁。反复咳嗽、咳痰10余年,活动后气短3年,有吸烟史30余年,对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血气分析。 心电图。 肺通气灌注扫描。 肺部CT。 肺功能检查。 男性46岁。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10年,近5年来经常因心力衰竭住院治疗。体检:半卧位,颈静脉怒张,心界扩大,心率140/min,心律失常、心音强弱不等,脉率少于心率,心尖部可闻奔马律,二尖瓣区、主动脉瓣区双期杂音,左肺底湿啰音,右肺叩浊,呼吸音消失,肝大,下肢水肿。X线片:右侧胸腔积液。本例右侧胸水产生的机制是()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 心源性肝硬化。 胸膜脏层和壁层静脉回流受阻。 钠水潴留。 胸膜缺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女性,72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经抗感染,利尿治疗后,水肿消退,但出现躁动,四肢肌肉抽动,治疗宜选用() 增加氧流量。 呼吸兴奋剂。 强心剂。 镇静剂。 氯化钾。 男性46岁。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10年,近5年来经常因心力衰竭住院治疗。体检:半卧位,颈静脉怒张,心界扩大,心率140/min,心律失常、心音强弱不等,脉率少于心率,心尖部可闻奔马律,二尖瓣区、主动脉瓣区双期杂音,左肺底湿啰音,右肺叩浊,呼吸音消失,肝大,下肢水肿。X线片:右侧胸腔积液。本例肝大和肝病的肝大,最主要的鉴别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