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隐藏数据压缩图像

关键词:数据隐藏;隐写术;图像压缩;离散小波变换;最有效位

  摘要


隐写术或数据隐藏是一门将机密信息悄然无声地隐藏在载体媒体中的科学技术。复合载体通常被称作隐写载体。数据隐藏也是在多媒体通信中实现更多功能或增强性能的有利工具。数据压缩是影响数据隐藏和恢复过程的因素之一。载体媒体的冗余特性可以被用于数据隐藏的载体压缩过程中。这有助于以尽可能少的数据进行隐写载体信息的高效传输和负载数据机密性的维持。

当今网络中用户之间的数据交换早已不局限于文本信息,多媒体数据类型(例如图像、视频、音频等)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尤其是图像数据。万维网拥有着庞大的数字图像数据。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增加了非法入侵机密数据的机会。在这方面,数字图像成为隐藏机密数据技术中的重要载体对象。

目前,出现了大量健壮的基于数字图像小波变换的数据隐藏技术。其中,一些方法融入在基于图像的小波压缩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载体图像压缩过程中隐藏尽可能多数据的同时而不发生数据的丢失。

包括本文的工作旨在设计数据隐藏的算法。该算法将使用离散小波转换(DWT)来克服避免载体图像在进行基于小波的压缩过程中出现的加密数据丢失问题。本文的研究工作还包括研究在嵌入大量数据之后隐写图像的呈现效果和评价在处理过程中考虑数据机密性的情况下隐藏处理算法的压缩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数据隐藏与图像压缩的方法。融合算法的关键取决于在灰度和彩色图像的压缩和小波处理过程使用了最低有效位(LSB)。这种方法能够在保证载体图像信息无丢失的情况下对机密数据进行健壮地恢复。此外,还讨论了隐藏负载数据的编码算法对载体图像的压缩比与质量的影响。

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下,我们利用相同的评估方法对本文提出的两种数据隐藏方法进行了性能上的对比实验。相比于第一种方法使用的DWT,第二种方法在载体图像压缩算法中利用了离散余弦变换(DCT)技术。实验结果显示,两者均在高负载下隐秘图像依然具有高视觉效果,但第一种方法在性能上略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