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892中国文化史之中国文化概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梦溪笔谈》记录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_____。
【答案】指南针。
【解析】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原理主要是将钢针磁化。北宋科学家沈括(公元1031年一1095年)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详细描述了指南针的四种使用方法。
2. _____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能够完整地记录汉语且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
【答案】甲骨文
【解析】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3. 在科举考试中,如果一个人在乡试、会试、_____中都考取第一名,就叫“连中三元”。
【答案】殿试
【解析】乡试及格者都称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取中后,通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一甲第一名为状元。如果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考取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4.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古城是隋_____,该城建于隋开皇二年,唐朝建立后,沿袭旧制,改名“长安”。
【答案】大兴城
【解析】古代城池在传统建筑中,城市建筑是最重要的一类。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古城是隋大兴城,建于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总设计师是宇文恺。全城面积为84.1平方公里,约为现存西安古城(明代建)的七倍半以上,全城由郭城、皇城和宫城三部分组成,城内划分为108个里坊(唐代增为110个)和都会(东市)、利人(西市)两个市场,南_比向有11条大街,东西向有14条大街,规模十分宏伟。唐朝建立后,沿袭旧制,改名“长安”。
5. 东晋的第一个皇帝是_____。
【答案】司马睿
【解析】魏晋南北朝的三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纷乱复杂的时期,其中的东晋是由西晋皇
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朝廷,以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为都城,先后延续了一百余年。
6. 大致说来,从周代起,规定嫁娶时须行“_____”。
【答案】六礼
【解析】从周代起,规定嫁娶时须行“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7. 北京故宫“前朝”三大殿是太和殿、中和殿和_____
【答案】保和殿。
【解析】北京故宫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所建造的,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房屋九千多间。其设计完全按照君权的至高无上和绝对权威来安排各种建筑,总的结构承袭古制,采用“前朝后寝”的布局,“外朝”三大殿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朝会施政之所,以空旷衬托宫殿的雄伟高大,有皇权威严之感。“内廷”后三宫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帝后居所,清雍正以后在此处理日常政务。东西六宫,街巷纵横,院落分明,以密集的格局适应起居需要,显示生活情趣。
8.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主要的批判对象就是“_____”说。
【答案】天人感应
【解析】王充是一个无神论者,著《论衡》85篇,求真实,疾虚妄,匡时俗,颇具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他否认“天”有任何意志,认为灾异都是自然现象,与人事毫无关系; 人死犹如火灭,不可能有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 他承认感性经验是获得知识的基础,强调用事实来验证知识的可靠性; 主张人性有善恶,认为人性可以改变; 反对崇古非今,反对浮华虚伪之语,等等。
9. 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期位于黄河流域的_____代表器物。
【答案】仰韶文化
【解析】全国现已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数以千计,而以陕西省西安市的半坡遗址最为著名。遗址出土的陶器很多,上面多半绘着彩色花纹,称为“彩陶”,故仰韶文化又称为“彩陶文化”。
10.《古今图书集成》成书于_____朝。
【答案】清
【解析】清代的大类书称为《古今图书集成》,成于康熙、雍正年间,初由陈梦雷主持编撰,雍正时改为蒋廷锡,是现存规模最浩大、体例最完善、用途最广泛的一部类书。
11.自汉代,我国著名医书有《_____》、《金匿要略》、《脉经》、《千金方》。
【答案】伤寒杂病论
【解析】张仲景(约公元150年一219年),名机,南阳人,因当时伤寒流行,死亡者很多,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成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即今《伤寒论》和《金医要略》两部分。
12.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系统分析了汉字的六种结构,学术上称为“_____”。
【答案】六书
【解析】东汉许慎总结前人的成就,写成《说文解字》一书,系统分析了汉字的六种结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学术上称为“六书”
13.工羲之被尊称为中国_____。
【答案】书圣
【解析】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非凡,因他曾任“右军将军”,后世称为“王右军”,被尊为“书圣”,与钟慈并称为“钟王”,与他的儿子王献之并称为“二王”。
14.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在诸多科日中设“_____”以考试策问取人,这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
【答案】明经、进士
【解析】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规定采用考试力一法选拔官吏。大业三年(公元年),隋炀帝在诸多科目中设立“明经”、“进士”二科,以考试策问取人。这就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
15.南宋理学大师_____创立的讲会制度,对促进学术交流和理学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答案】朱熹
【解析】书院在教学方面的最大特点,是朱熹创立的“讲会制度”,即学术辩论制度。宋明理学分作不同学派,书院中的“讲会”,就是不同学派的学术论争。这种讲会制度,对促进学术交流和理学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16.位于我国西南部,以“风、花、雪、月”四种美景著称的著名旅游城市是_____。
【答案】大理
【解析】大理有“风花雪月”的美称,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17.衡阳之所以被称为衡阳,是因为它位于衡山的_____。
【答案】南面。
【解析】中国传统的地理观念中,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衡阳因位于衡山南面而得名。
18.孔子的中心思想实际上是一个_____字。
【答案】仁
【解析】孔子的中心思想实际上是一个“仁”字,“仁”的意义几乎包括了一切美德。
19.成语“韦编三绝”中的“韦”是指连接竹简用的_____。
【答案】牛皮绳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