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述受众的权力。

【答案】受众的权利是指作为信息传播接收者的受众,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享有的各项保护自己正当利益的权利。根据我国法律和传播制度,我国受众主要拥有以下六种权利:

(1)选择权

选择权是指“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选择权是受众的一种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国际消费者联盟宣布的八种权利之一,在大众传播中,受众面对众多的媒介和信息有权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口味和自己所能运用的力一式作出自由选择—或喜爱或厌恶,或接受或拒绝,或阅听或观看,没人可以强迫。

(2)知情权

知情权是指受众享有知悉有关方面真实情况的权利。对于大众传播来说,受众有权要求大众传播媒介提供和通过传播媒介了解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应获得的种种真实的消息情报,有权及时得知政府、行政机构等的有关公共信息和国内外每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有意义的事件。

(3)表达权

表达权是指受众“有权把他所看到的关于个人生活条件、愿望、需求和痛苦的真实情况告诉别人。凡是用恐吓或惩罚迫使他保持缄默,或剥夺他利用传播渠道的机会,就是侵犯了这项权利。”

(4)反论权反论权是指当个人或集团遭到来自大众媒介或传播者方面的攻击和对自身利益、权利的侵犯时,有权要求该媒介划出一定的版面或时间供自己作自由公开的反驳,以便人们对事情真相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

CS )监督权

监督权是指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运作和传播者的传播行为有察看并督促的权利,以免其产生不良后果。以往学术界理解受众的监督权,是专指“人民群众运用新闻媒介对党和政府工作的监督”,而新闻媒介则由党和政府来领导并监督。这也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认定的一项权利。

(6)隐私权

隐私权是指受众享有个人独处,对个人与公众利益、公众事务无关的私生活进行保密、不受新闻媒介打扰和干涉,以及个人的名誉和利益不受伤害的权利。任何人都有私生活,都有不愿让人知道的私事,也都希望不受打扰,有宁静独处的欲望,法律上也认为这种权利应受保护。

2. 简述新闻的本源与来源的区别。

【答案】新闻本源和新闻来源是不同概念,前者侧重于新闻的实质,而后者侧重于新闻的出

(1)新闻本源是指新闻的根本来源。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在新闻和事实的关系中,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新闻工作者应该坚持唯物论的新闻本源观,尊重事实,坚持每一条新闻都以可靠、准确的事实为依据,在采访、写作、编辑中,都要力求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2)新闻来源,又称消息来源或信息来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新闻来源是指一则新闻中所涉及的事实和观点材料的出处,它表明事实、观点和背景材料从何而来,由谁提供。广义的新闻来源既指新闻事实的提供者,又泛指构成新闻根据的全部新闻事实。

因此,题中“新闻本源即是新闻来源”的观点是错误的,两者是不同的概念。

3. 为什么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

【答案】从当前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新闻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必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而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新闻业相对也比较落后,目前全世界尚有50个国家或地区没有日报,绝大多数是经济比较落后的第三世界。这说明,世界各地区的新闻事业总是如影随形地跟随着经济实力的兴衰而兴衰。生产力水平和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原因是:

(1)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分工日益精细,人们对各方面的信息需要日益迫切,从而大大刺激了新闻传媒业的发展。

(2)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整个社会受教育面扩大,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必然使受众群越来越大。

(3)生产力水平提高,广告越来越多,新闻传媒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中获利丰厚的企业,刺激了投资和扩大再生产。

(4)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为新闻传媒业的发展提供日益先进的物质手段。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加速运用到新闻事业中来,新闻手段日益现代化。

新闻事业随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发展,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新闻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大小,这是新闻事业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因此,当我们构想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时,必须从生产力的实际水平出发。脱离生产力的实际水平去构想新闻事业的发展,那只能是一种空想。

4. 简述中国古代的新闻活动。

【答案】(l )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

人类的新闻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新闻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当时的新闻活动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

①形式:用火做信号、用图画传递信息或口头语言。

②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 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 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且相互传递情况,以便商量对策,协调一致,采取行

(2)奴隶社会的新闻活动

①社会条件(1)新闻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

表现在参与传播人数的增多、传播空间范围的扩大以及传播专职人员的出现。过去仅几十人、几百人的一个原始人群,新闻传递不超过几十里; 而在奴隶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新闻活动在整个国家内进行,一个信息可以传递到几千里外。原始社会没有脱产的专职人员,而奴隶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有一大批脱产的专职人员。

(2)新闻的内容大大丰富、复杂了

原始人的新闻活动并不频繁,集中于了解自然界的变动、部落间的战争。而在奴隶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人类的新闻活动除了了解自然界的情况外,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

(3)传递新闻的手段多样了

原始社会只有语言和极为简单的符号、信号:奴隶社会开始用手写的文字作媒介,封建社会又有了印刷品。

5. 简述西方新闻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答案】(1)西方新闻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资产阶级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资产阶级的道德伦理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对资产阶级新闻实践的总结,概括出来的有关新闻从业人员履行新闻职守的行为准则。

把这些道德守则条目作一归纳,主要有如下一些基本内容:

①新闻自由。如《美国报纸主编协会新闻准则》第二条规定:“要把新闻自由作为人类的一种极端重要的权利来加以捍卫。”

②社会责任。资产阶级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把社会责任作为一个重要的律条摆在十分显目的位置。在这些职业道德准则中,社会责任是围绕着两个主题进行表述的,一是尊重公众的“知晓权”,二是不能滥用新闻自由。

③真实准确。真实准确是新闻的生命,许多国家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把报道真实新闻作新闻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

④客观公正。新闻工作者必须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成为公众的代表。在报道新闻时,不掺杂个人的感J 清偏爱,不发表有偏见的言论。

⑤廉洁诚实。为保证新闻工作者履行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的职责,行使新闻自由传播的权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制定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时,把廉洁诚实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品质来看待。

⑥遵守法制。这主要是规定记者要尊重公民的隐私权。报纸为吸引读者,迎合一部分人的低级趣味,热心报告某些人的私生活,这样常常引起纠纷。所以,保护私人秘密,不损害不应损害的人的声誉就成了新闻道德中的内容之一。